第268部分(第3/4 頁)
多邊協定,比如說領海劃界協定,大華民國與大夏聯邦各自的領海範圍以白令海峽到檀香山群島一帶為界線,以東歸大夏聯邦,以西歸大華民國。
而大華民國也結束了對南華民國的海上封鎖,向將香料群島以南大片海域劃給南華民國。當然,有得到必須有付出,南華民國付給大華民國兩百萬兩黃金作為無息貸款,大夏聯邦更是付出價值兩千萬銀元以上的金銀作為無息貸款。
領海劃界之外,三國還簽訂了貿易對等條約,規定三國普通商品的進出口關稅不可超過百分之十,而且原料的進出口關稅更要低到百分之五以下,以此消除貿易壁壘,營造公平競爭的外貿環境,並且歸定以後如果出現貿易糾紛,就由聯盟下設的海事法院審理,以保證公平公主。
華夏聯盟成立,大華民國實際上喪失了“宗主國”的地位,變成了與大夏聯邦和南華民國地位對等。當然,雖然損失了些利益,不過卻得到了大量無息貸款,這也讓大華民國有渡過經濟危機的資本。
這不,鐵鉉拿到這些貸款之後,就大刀闊虎地進行經濟改革,而改革的重點就是進行產業升級,變原有的粗放型經濟體變為制約型經濟體,扶持新興產業——電器產業,使主打產品將由原來的低端生活用品變為相對高階的電器產品。
當然,鐵鉉這樣改革,並非冒險,因為萬磊已經表示以後會大量進口電燈,電扇,電熱水器和電鑽等等電器。而且大華民國自身也將要進行電氣化革命,須要大量的電線電纜電燈等等惠民的器材,總之,市場無比廣闊。
除了扶持電器產業,鐵鉉也開始實行水利振興計劃,政府用以工代賑的形式,大量招收失業工人從事水利工程。全面維修原有的河道和灌溉系統,同時也大造新的大型水庫,一方面為各大城市輸送自來水,另一方面還可利用水力來發電,所得電力將透過電網系統輸送到千家萬戶,爭取早日實現家家通水通電。
不只是大華民國政府努力改革,大夏聯邦與南華民國也積極配合,一方面大量招收移民,緩解大華民國的失業壓力,另一方面大量收購破產企業,一些暫時失去活力的企業還主動轉移到海外。兩國在構築自己的企業體系的同時,也緩解了大華民國的經濟頹勢,同時也是在進行一次全球性的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第504章 舊的終結是新的開啟
產業升級計劃加水利振興計劃兩大重拳出擊,大華民國很快就挽回了經濟頹勢,從華歷十九年起,經濟危機就被擊退,大華民國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此同時,大夏聯邦與南華民國也開始整合資源,逐步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整個華夏聯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華歷二十年,鐵鉉以力挽經濟狂瀾之功獲得絕高人望,成功連選連任,也就在這一年,在小東洲奮鬥了五年的周天壽及其支持者們宣佈大周聯邦成立,並要求加入華夏聯盟。
大周聯邦與大夏聯邦採用同樣的政體,不過大周聯邦內部只有四個州,分別修州齊州治州和平州,修齊治平,取自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只是小東洲在自然環境與資源富集程度上遠不及大東洲,特別存在大片雨林地帶,那裡根本就沒有開發到,所以人口多集中在少數地區,很多地方只是名義上佔領。
即便如此,萬磊也第一個發文承認大周聯邦政府的合法性,並與該國互交國書,並劃定了領土與領海的範圍。有了萬磊的支援,大華民國與南華民國也不好多說,只得同意大周聯邦加入華夏聯盟,原來的三國聯盟很快就變成了四國聯盟。
華歷二十二年四月,管了二十多幾政務的鐵鉉因為積勞成疾,於五月初三日不幸去世,成為大華民國第一位倒在任上的大總統,而作為華園幕僚長的趙全節也成為第一位代總統,並且在參議院的表決同意下,成為新任總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