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第1/2 頁)
朝廷飄搖混亂,皇位幾度變易,原本炙手可熱的鎮國公府也隨著支援的三皇子和林貴妃倒臺,而備受打壓,逐漸被邊緣化了。
但無論鎮國公府都是顯赫還是衰落的時候,下嫁到他們家的柔嘉帝姬,也就是楚水笙,日子都不怎麼好過。
楚水笙身份雖然金貴,但卻絲毫不受鎮國公府上下尊重。她嫁過來時,府裡的人都知道柔嘉帝姬不過是林貴妃和新帝為了籠絡送來的一件禮物,自然不將她的公主身份放在眼裡。
等到皇帝換了人,鎮國公府受牽連處於淒風苦雨的境地,楚水笙也沒能起什麼作用,甚至連進宮求情都被擋在外面。
這還要說起昔日她是先帝的掌上明珠,其他皇子公主無不是暗暗嫉妒厭惡的,哪有什麼交情。否則也不可能在楚水笙被賜婚給一個帝京聞名的紈絝浪蕩子時,也沒人幫著說話。
雪中送炭的人少,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人卻很多,樂得見她不好過。
楚水笙嫁的那個國公府嫡次子也是個很不堪的,娶了她不過新鮮幾天,就嫌棄她美則美矣,卻總是愁眉苦臉,委屈巴巴,不比其他姬妾會溫柔討好,便撒手丟到一邊了,照樣花天酒地捧戲子流連風塵之地,惹得帝京貴族奚落堂堂公主還比不得青樓楚館的下流妓子。
這般雪上加霜,楚水笙在國公府的日子更加苦不堪言。
就在這彷彿看不到盡頭苦苦煎熬的日子裡,她身邊的侍女柳兒給她帶來了遠方燕北軍的訊息。
「柳兒,你說燕臨他……還會記得我麼?」楚水笙怔怔道。
「會的,他當初不是承諾要建功立業,迎娶公主嗎?」
像公主這樣傾國傾城的人兒,本就應該被捧在手心裡的,而不是在這火坑裡被人作踐。
柳兒是在宮裡時起就跟著柔嘉帝姬的,曾聽楚水笙私下提起過燕臨,也知道她的幾分心思。甚至在這侍女看來,與其在這公府裡淒悽慘慘,備受磋磨,不如賭一賭,也許憑藉著燕北王對帝姬當初的那點情分,還能攀上高枝博個榮華富貴。她作為侍女,與公主自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尤其是聽聞燕北軍不斷攻城略地,直取帝京而來,而朝廷派去鎮壓的兵馬都被打的落花流水,照這架勢,也許用不了多久,燕北鐵騎就要來到這巍峨富麗的帝都了。
侍女越發堅定信心,一邊想盡辦法出去打聽前線的戰況,一邊鼓動著公主。
楚水笙因為她的話心裡也生出了幾分期盼,希望燕臨能早點到來救她於水火。
但這隱秘到底是被鎮國公府的人發現了,楚水笙主僕倆也沒什麼手段心機,有什麼事就跟漏風的篩子似的。
鎮國公府的人把她的侍女抓起來拷問了一頓,聽聞楚水笙與燕北王有過舊情,都驚得半信半疑。混不吝的二公子就先鬧開了,認為楚水笙給他戴了綠帽子。若非其他人心有顧慮硬是攔下了他,否則楚水笙只怕在他手裡沒了性命。
隨後楚水笙就被軟禁了起來。
國公府的主人商量著對策,是等燕北謀朝篡位成功後將人獻上去討好諂媚新君,還是未免後患直接讓人暴病身亡了的好。
還沒等鎮國公府府想好如何處置,宮裡就聽說了這傳言,並立馬命人將柔嘉帝姬接進來。
沒過幾日,皇帝便下了一道旨意,讓柔嘉帝姬與國公府嫡次子和離。
――――――
燕北大軍彷彿天命在身,一路勢如破竹,以摧枯拉朽的氣勢,越過數道防線直逼帝都。
前期還有朝廷不斷派來軍隊,可非但沒有抵擋住燕北軍的攻勢,反而跟紙糊似的,露出了糜爛不堪的虛弱內裡。
於是到後來所過州縣不再抵抗,主動開城門投降,甚至恨不得立刻改了效忠物件,好將來能做新朝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