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八、立夏(第1/3 頁)
新婚後的日子不變,還是看似無事,卻總是忙忙碌碌,時間就這麼搖晃著到了三月廿七,要立夏了。
這日早起,謝俞煮了一碗雞蛋,有雞蛋,也有鴨蛋。
李清和還當是謝俞是不是想吃雞蛋了,雖然多了些,也不是什麼大事,接過就要剝起來,謝俞輕拍他手背,“嘖,這是讓你拿去給唐明他們分的,咱家的雞蛋我另外還煮的有呢。”
李清和不自覺就想離謝俞更近些,等快貼在一起,才黏黏糊糊的開口問道,“今日煮這麼多雞蛋給他們作甚?”
“今日立夏啊,立夏蛋吃了好呢,吃了立夏蛋,身體也健壯。”謝俞嫌棄的把李清和那張湊近的俊臉別到一邊,隨口解釋道。
喔,原是習俗啊,李清和慢悠悠地端著雞蛋溜達去唐明他們正建造的新宅那兒,雖然他們也有落腳的空屋,可這幾人基本是從早到晚都盯著新宅的建造,也不知怎麼就那麼著魔。
唐明老遠就瞟見了李清和的身影,卻見他挪步似驢,走半天也不見近前來,急性子的唐明乾脆自己顛顛兒的跑過去迎接他。
“清和清和,你咋過來啦?”
李清和見唐明就要衝過來,趕緊手一護,身子一轉,避開他太過熱情的動作。
唐明也不惱,湊過頭看他手裡,“你這拿的啥啊,寶貝似的。”
李清和步子邁的大了些,聲音飄飄的傳來,“謝俞給你們煮的立夏蛋,有雞蛋也有鴨蛋,你們自己分,碗我得拿回家。”
於仁義坐在個木墩子上,他耳力極好,見李清和走近,衝他笑笑,“讓弟妹費心了。”
李清和斜他一眼,“瞎客氣什麼,拿個裝蛋的物什來,我娘子還在家等我回去呢。”
唐成嗤笑一聲,“呦呦呦,我-娘-子還-在-家-等-我-”
“哼”,李清和傲嬌的輕哼一聲,待把立夏蛋都從碗裡裝到唐明手裡的布袋子,毫不猶豫地轉身回家了。
到家的時候,見謝俞正準備淘米,他趕忙上前,空碗遞過去,把米篩接過,“我來洗。”
這米篩裡的卻不止米,還有顏色各異的豆子,李清和疑惑的看著謝俞,意思是為何要洗這個。
謝俞點點那豆子,“你瞧,紅豆、黃豆、黑豆、青豆與綠豆,再配上白米,這叫五色飯,立夏吃這個,人健壯,禾豐收。”
說話間李清和已經把豆子連米都洗好,拿上鍋去蒸,謝俞則拿上只細軟的毛筆在煮好的雞蛋上畫著畫,不知何處玩鬧回來的曜兒帶著疾風眼巴巴地守在謝俞邊上。
曜兒人還小,謝俞只畫了三個鴨蛋,從袖子裡掏出早已編好的絲帶,把蛋放進去,“來,曜兒。”
曜兒乖乖的把脖子伸過去,脖子上墜著三個鴨蛋,還怪沉的,但曜兒卻高興地搖頭晃腦,就要出門找小夥伴們“鬥蛋”,被謝俞喊住,“等會兒再去玩,咱們得去村口稱重啦。”
說完還拍拍李清和手臂,“咱們都得去喔。”
李清和手指反點自己,“我?”
“嗯吶,這稱重是求福氣,求保佑的,寓意好,你當然也得去啦,咱們一家人都得平平安安吶。”謝俞含笑看著他,眼睛裡只映照出李清和一人的身影。
雖然已經成親了,但某些時候李清和還是招架不住謝俞這麼直白的眼神,耳朵尖“簌”地透出點紅,手倒實誠的搭上謝俞的肩頭,“嗯,那是得我們都去。”
自家門往外走去,隨處跑動的都是脖子上掛著蛋的孩童,看方向,都是去村口稱重的。
大木秤秤桿部分油光發亮,呈黑色。那秤鉤看著比尋常的大不知多少倍,秤鉤下掛著兩個木筐。
要幫忙稱重的幾個大漢在一邊候著,看身板,是村裡頭選出的健壯且有力氣的人,村長在一邊拄著柺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