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5 頁)
者說,一種情況下的不可分,
另一種情況下人們的分,
要研究人們的分,一種“相對”就出來了,
因為人無法真正瞭解絕對。
所以分的並沒有錯,一種“相對”就出來了,但請注意,分的結果即是固定的,
人看到後,在頭腦中也會出現一個固定的,他們作出判斷,其實就是判斷自己頭腦中的那個固定的,沒有對這個固定可能的發展作出判斷,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可能對這個固定可能的發展作出判斷,不管這個發展是自己頭腦中的還是被外界固定的或者是作出外界固定的人的頭腦中。只要判斷不把自己頭腦中這個固定的發展的可能湮滅就好。
因為,分的結果又是可能發展的。
Sunline
~~~~~~~~~~~~~~~~~~~~~~~~~~~~~~~~~~~~~~
蒸鍋的《關於盜版》
原文1:知識作為全人類的共有的財富,“許多人”就不認為應該為個人謀利。
這個“許多人”的定義是什麼?包不包括知識的設計者?
那麼設計者就不應該由他設計的東西,如果那是知識的話,獲取任何利益?
或者說知識的設計者因該滅亡,如何環境不為他們額外地提供收入的話,他們無法從他們的工作-思考中獲得維持他們生存和發展的東西,利益中的一種或多種?
如果現在的環境沒有這樣的保障的話,你準備讓這些知識的設計者如何?
原文2:我們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傳到外國的時候,什麼時候用此掙過一文錢?
你是想讓現在所有專利都免費提供,所有的書網上都可以下載,甚至所有的音樂和電影都可以免費地在網上下載或觀看?
這樣對消費是促進了,因為是免費的,所有潛在的消費被趨向於最大可能的程度
那麼對設計者呢?他們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由何來提供?這個基礎又怎麼樣持續地維持和發展?
原文3:“第三個方面,就是經濟問題……”
作者似乎存在這麼個邏輯:
窮人可以因為他們的貧窮,從而天生具有某種權利,只要是富人,那麼就應該被剝奪這種權利。
窮人可以因為他們的貧窮而得益,免費地享受一些富人需要付費才能享受的待遇。
如果整個一個群體所在的環境一定比例的個體均存在如此潛在思想,那麼他們會不斷趨向於貧窮。那麼,到時候,又由什麼來支援他們這個潛在思想?到了那個時候,他們認為是天生的那些概念無法實現了,他們可能不會去抱怨自己,而去抱怨老天了,認為是環境造成的,請問環境又是由於什麼逐步造成的呢?
由此可以看到這種潛在思想如果普遍存在可能造成的後果之一。
原文4:盜版的危害作用
原文作者看到了時代和法律的變化,並且知道盜版對本群體內的那些被盜版的設計者和了解盜版危害的人們的損害和自然發生的驅逐作用以及反對盜版的其他群體對支援盜版的群體中那部分支援盜版的人們的驅逐作用。
請注意:在某個以是否盜版為主要因素,忽略了其他一些因素的模型上看,如此,可能造成一種極化的結果,盜版的逐漸趨向於一個群體,而反對盜版的則趨向於另一個群體,兩個群體在些方面相互隔離,形成一種相對的“閉關鎖國”的後果。
在實際中,各種因素是複雜的,不可能排除它們,單單看一個因素變化可能導致的結果。
Sunline
~~~~~~~~~~~~~~~~~~~~~~~~~~~~~~~~~~~~~~
下面未註明的部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