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第1/2 頁)
江恆守著坐在書案前書寫的顧宵,心裡只能乾著急,自大人從香楓山回來後便一直坐在書案前未曾起過一回身,就連後背的舊傷又開裂後染紅了外袍也沒動彈過。
“將此信飛鷹傳回京城”顧宵晾乾墨跡將信紙遞給了江恆。
江恆應聲接過後,想說些什麼,猶豫的一下還是出去了。
而坐在椅子上的顧宵彷彿變成了一尊雕像般,久久未動連氣息也沉寂了下來,只有攥緊到青筋凸起的雙拳在微微發顫。
“砰”的一聲書房的門被西護一腳踢碎,連帶著門框飛濺開來“顧宵!!”西護赤紅著雙目,單手持劍指著仍坐在那裡半分未動的顧宵嘶吼著。
“西護衛!”聞聲趕來的江恆立馬抽刀護在顧宵面前喊道“西護衛你冷靜點!大人也很自責,也在擔憂!”
“他自責擔憂個屁!”西護從來都是少言寡語默默守護的性子,這是他自從做了暗衛以來第一次人前這樣失態“你騙得了別人,騙不了我!”
“響煙後,你的人晚了半刻才出現是你早就計劃好的吧!顧宵,你這一路以來動作不斷,主子相信對你從來沒有一絲懷疑,可你幹了什麼?罔顧她的性命!削減她的護衛!你當真以為我西護不敢殺你嗎!?”隨著渾身的顫動西護腹部的傷口撕裂開來,鮮血順著衣襬不停滴落著。
“西護衛!你別忘了,不僅你的人死傷大半,我們的人也只剩下不足五人,且均身負重傷。你說大人罔顧西姑娘的性命,難道你忘了大人身上的傷是怎麼來得了嗎?”江恆急切的說道,生怕他血氣上湧上來便打。
西護緊緊盯著座上的顧宵道“我不管你究竟在謀劃些什麼,但若主子有個三長兩短,我西氏一族就算拼上所有人的性命也必將你斬殺至死!”說著便收劍轉身想走。
顧宵有些冰冷的聲音卻攔住了他“你現在去追就是送死,在此再等半月。”
“等?你可知到時她又會身在何處嗎?”
“銀州,錦衣衛一眾需半月趕至此地,你我現均已無一戰之力。”
“……你確定?”西護背對著顧宵問道。
“確定”
“……我再信你一回!”西護再沒多問,離開了院落。
江恆這才捏了把汗,又有些擔心問道“大人,你真能確定我們能在銀州找到西姑娘?”
“大同至涼州,其中最短的路程必須經過銀州,從大同至銀州馬車需月餘。”
幾日後,曲公公捧著一個竹筒信遞到了御案上“陛下,大同府來的密信。”
“喲!是顧同知的嘛”皇帝看著竹筒上的漆印調侃道,曲公公小心揭下漆印,又用玉刀割開蠟封,抽出信紙遞了上去。
“莫道無人能報國,紅旗行去取涼州。好詩啊,顧同知不僅武略了得,這文韜也絲毫不遜於狀元榜眼呀”皇帝笑著對一旁的曲公公說道“今天朕就來考考你,顧同知這句詩你可知何意啊?”
“回陛下,這詩老奴知曉是出自北宋名相王珪的《聞種諤米脂川大捷》,但顧大人這兩句是何意,還請陛下恕老奴才疏學淺。”
“哈哈哈,你說得不錯,的確是這首詩,至於意思嘛,這小子在跟朕搬救兵呢!”皇帝好笑的搖了搖頭,卻見曲公公一臉茫然不知的模樣,耐心道“還是不解?”
“回陛下,老奴實在汗顏,這句詩意老奴無論怎麼看也未能看出求救的意思,再者就是以顧大人的官職要想調遣鎮撫司的錦衣衛,何須麻煩陛下?”
皇帝呲笑道:“他想跟朕要的當然不止幾個錦衣衛,這詩你得曉得整首後再拆解,先看這詩題《聞種諤米脂川大捷》,這米脂是個地名又叫銀州,意思是告訴朕他們接下來要去銀州。第一句‘神兵十萬忽乘秋,西磧妖氛一夕收‘中的’一夕收‘除了要告訴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