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1/2 頁)
按理來說,在這大明朝原本是楊海壓李言忠一頭的,畢竟楊海是掌管兵部,雖說李言忠統領戶部又與一眾言官交好,但畢竟在什麼時期都是拳頭大的人佔些便宜,加之先帝比較重武,自然而然楊海的地位在朝堂上說起來也算是一家獨大了。
不過俗話說得好風水輪流轉,自從前些年與鞍靼的戰亂後,兵部損失慘重,先帝死後現在的陛下推崇文武雙全,大大加強了科舉制度,這讓文官們都好好的揚眉吐氣了一番。
李言忠作為最有財權的文官首領,這些年在朝堂上的威望也越來越盛。恰巧前段時間李言忠的嫡女晨妃得了聖寵,被封了晨貴妃,現在楊李兩人可以說是誰也不服誰。
這晚李言忠是急得一晚上沒睡好不說,第二天起來嘴上還長了個大燎泡,氣得在府裡發了好大一通脾氣。正在這時李牧大冬天的搖著一柄摺扇走了進來,看著臉黑如鍋底的李言忠笑了起來,這下正愁找不到出氣筒的李言忠更加惱火了。
“你就去那種下等地方鬼混好了,一臉不陰不陽的模樣笑給誰看?啊?來看你老子我的笑話嗎?”李言忠抄起一方硯臺就砸了過去,李牧偏頭躲開,並沒有生氣,仍然微笑說道“父親莫惱,兒子哪敢惹父親生氣呀,這不是來給父親出主意來了嘛。”
“你除了能在那種花街柳巷的地方鬼混,能有什麼主意?老子要不是看在你對我還有點用處的份上,早就把你賣進去了!”李言忠惡狠狠的模樣,彷彿是看見了仇人,而非自己的兒子。
李牧細長的眼眸裡陰狠一閃而過,再說話時已又是那副玩世不恭的表情,“父親,您可是在為振災款和楊海生氣?”“是又怎麼了?”李言忠瞟了他一眼。
“若兒子有辦法既能幫助父親籌到振災款,又能借機打壓楊海一番,父親可願意聽我一言?”李牧搖著摺扇微笑著說道。
李言忠本來盛怒的情緒稍微冷靜了點下來,“你有什麼辦法?”
“父親忘了,您還有一個貴妃女兒?”李牧合上摺扇敲了敲掌心,“繼續說”李言忠正了正眼色。
“妹妹現在正得盛寵,若妹妹現在跟陛下說自己體恤百姓疾苦,主動節減後宮開支,並要求建立宮市籌錢賑濟災民。這樣一來不僅能讓陛下對妹妹更加重視,而且這宮市所得錢財也可解了父親的燃眉之急。”李言忠聽完原本緊皺的眉頭舒展了開來,臉上也隱隱露出了笑容。“這個方法的確可行,不過你剛剛說得可以打擊楊海,又有什麼辦法?”
“回父親,楊海手下有一姓王的將領,此人膽小懦弱又毫無頭腦,靠著裙帶關係才得了個官位,此次護送父親可以使計讓他去。”李言忠越聽越開心,“牧兒的主意的確甚好,到時若這賑災款在途中出了什麼問題,這罪名夠楊海喝一壺的了。”說著撫著鬍鬚走到李牧面前很是歡喜的拍了拍他的肩。“以往為父責罵你也是怪你不爭氣,現在能看見你能如此體恤為父,甚是欣慰,牧兒不會記恨為父平日對你的嚴厲吧?”
“牧兒感激父親的養育之恩還來不及,怎麼會記恨父親。”李牧惶恐道,李言忠哈哈笑著又拍了拍李牧“咱們父子之間何談什麼感激。”
後宮內晨貴妃剛行完禮起身迎接著皇帝,“陛下今日怎麼有空來臣妾這兒?”“怎麼,朕來不得?”皇帝調笑般問了句。
“陛下~,臣妾當然是希望陛下天天來的”晨貴妃一邊笑著一邊吩咐道“薇薇,傳膳吧。”“是,娘娘。”
皇帝剛跨入內殿便感覺到了異樣,“今日愛妃這內殿是怎麼了?殿裡的擺設少了許多不說,連蠟燭也只點了這麼幾隻。”
晨貴妃眼神閃躲著,有些不自然的回道“回陛下,臣妾平時毛手毛腳的怕磕著那些個瓷器什麼的,讓薇薇收起來罷了。”“不對,其他不說,那你陪嫁帶來的那臺屏風呢?朕記得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