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兵臨城下(第1/2 頁)
皇帝跟太后又連忙召集眾臣議事。
只是……望著底下幾乎少了一半的大臣,皇帝的臉色黑如鍋底。
皇帝怒氣衝衝地質問:“這是怎麼回事?”
“回陛下,今日不知怎的,許多官員告假,說是家中有急事,臣等不好阻攔。”
此話一出,皇帝臉色更黑了。
怎的?還能怎的,不就是找藉口不上朝嗎。
穆錚還沒打進來呢,一個個就想著逃命了。
中書令道:“陛下,逆賊連破數座城池,京城危在旦夕,還請陛下太后早做打算。”
太后愁眉不展道:“如今,孤也不知該如何是好,眾卿家以為呢?”
底下大臣都止不住地搖頭,看這樣子,穆錚攻入京城是早晚的事,他們做臣子的又能怎麼辦。
太后將目光投向秦驕陽,“秦相。”
秦驕陽斂眉低頭,“臣在。”
“你可有良策?”太后問道。
秦驕陽搖頭,“臣無能。”
現在知道著急了,晚了!秦驕陽腹誹道。
中書令提議道:“陛下,臣認為,為今之計唯有遷都方可保全我大淵百年基業。”
“遷都?”太后喃喃道。
秦驕陽微微挑眉,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中書令。
這個老傢伙,竟是由他提起?是太后的默許還是他早就有此打算。
遷都跟出宮避禍本質是相同的,不過遷都要將所有文武大臣全部帶上,另擇新城定居,還要舉行祭天典禮,昭告天下。
而避難要悄悄的進行,不能被人知曉皇帝的行蹤。
兩者天差地別,一個是喪家之犬的躲避,一個是龍遇淺水的暫時失意。
倘若皇帝遷都他城,假以時日未嘗不可東山再起。
而穆錚到底還是鎮北王,他不可能真的盤踞京城,四十萬大軍光糧餉都不是個小數目,他並非君主,沒有資格開四大糧倉,而且他也不敢開。
否則便會盡失民心……
到時候……就算是拖,皇帝也能拖垮他。
皇帝明顯有些激動,“顧大人,依你看,應當遷往何處?”
中書令:“江南金陵。”
“好啊!”皇帝當即就拍板同意。
“皇帝,”太后不悅地提醒。
皇帝頓時就蔫了,“但由母后做主。”
太后道:“顧大人,此事稍後再議,今日先退朝吧。”
雖然太后沒有同意中書令的提議,但所有人心裡都有數,此事多半是定了。
皇帝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沒有不貪生怕死的,遷都不僅能保住性命,更能維持現在的尊榮富貴,何樂而不為。
他們也要提前準備了,朝臣心照不宣地快速朝著府中走去。
至於那些沒來上朝的大臣,自會有透露訊息,要走要留……想必他們早有決定。
晚間的時候太后一道懿旨將中書令,左右相,禁軍正副統領,六部尚書,御史中丞,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等一干重臣進宮議事。
幾位大臣直到天色大亮才出宮,同時遷都金陵的聖旨也跟著傳出皇宮,昭告天下。
三日後,皇帝太后帶著文武眾臣以及十萬禁衛軍,二十萬京郊城防兵向著金陵而去。
大淵歷代國主定居了幾百年的京都最終還是被放棄了……
訊息傳到幽州城,城防將軍直接開啟城門,投降了。
皇帝都逃了,他們還拼死拼活幹嘛。
能活命誰也不想死對吧。
穆錚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了幽州城,後面幾個城池亦是如此。
所以他們一路南下很是順利,僅用一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