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水滸傳36(第1/2 頁)
第四篇-路見不平一聲吼
無悔江湖路
義救插翅虎-美髯公朱仝之三
插翅虎雷橫,濟州府鄆城縣步軍都頭。鐵匠出身,有一把力氣,跳澗逐虎,武藝高強,也是當世豪傑。
然雷橫心地有些狹隘,格局不大。但為人也是豪爽,光明磊落。
因公出差,路過樑山泊地界。眾好漢熱情邀請到山上,好吃好喝好招待。八星智取生辰綱,何觀察帶人到東溪村捉拿晁天王眾人。雷橫雷聲大,雨點小,義放眾好漢。宋江殺惜,雷橫與朱仝義放及時雨。這也是救命恩人,晁蓋七傑、及時雨宋公明,知恩圖報。忘恩負義為小人,知恩圖報是君子。大包小包的金銀,山珍重寶的行囊,能拿多少拿多少。
回到鄆城縣,插翅虎抖起來了。一筆大大的橫財,財大氣粗。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大款!
鄆城縣裡,來了一幫唱戲班子。頭魁花旦白秀英,長得清秀,身材婀娜,唱腔吐字清楚,嗓門回味悠長。真是人間尤物。
張班頭帶雷都頭,趕早欣賞這人間美景。雷都頭坐在青龍頭第一位,就是任性,有錢。
戲子白秀英真不是蓋的。一曲鳳求凰,字清腔圓,回味悠長。舞回明月墜秦樓,歌遏行雲遮楚館。眾人齊聲喝彩。“賞白銀五兩!”雷都頭也是字清腔圓,回味悠長。
一摸錢袋,臉紅脖子粗。平日打白條習慣了,忘帶銀兩。一臉的尷尬。
“吉地上過,旺地上行,手到面前,休叫空過。”
戲子白秀英,也是見過大世面,嘴甜語蜜,不由不掏錢。雷都頭紅了臉皮,一時忘了帶錢,先打個白條,過後補齊。
白父白玉嬌,可不幹了。嘴裡不乾不淨,指著桑樹罵槐樹。旁邊張班頭趕忙制止,這是本縣雷都頭。
“管你雷都頭,我看是驢筋頭。”話趕話,老兒越說氣越粗。
雷都頭勃然大怒,哪兒受過這種氣。三拳兩腳,直打得白玉嬌滿嘴吐血。
這下可惹了大禍。白秀英在東京汴梁時,鄆城縣知縣,就是崇拜者,老相好一個。難怪白玉嬌,說話強勢,有後臺罩著。
枕頭風一吹,知縣一聲令下,將插翅虎雷橫,棚爬在戲臺下示眾。白秀英喝著茶水,翹著二郎腿,在遮陽傘下,洋洋得意。這就是招惹老孃的下場。
有好事者說,雷橫蠻橫無理,無辜毆打白玉嬌,不能稱好漢,高高在上道德俠。堂堂雷都頭被棚爬在戲臺下示眾。羞辱之及,人不能忍。亂自上出,上樑不正,下樑歪。
更可恨的,雷母趕來相救,白秀英掌摑老太太。
有好事者,雷母強橫霸道,家教不好,口無遮攔了。換位思考,看到兒子被羞辱,誰人能無動於衷?
是可忍,孰不可忍,插翅虎怒火於胸。自己被辱,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老母被毆打,崩斷繩索,用帶枷雙手,將白秀英打得腦漿崩裂。
知縣大老爺,那個心痛。雷橫被帶上重枷,打入大牢。
母子連心,雷母連夜求告美髯公朱仝,朱仝安慰了老太太。殺人大案,不是錢財能擺平,何況知縣使著橫勁。忘著白髮蒼蒼的老人,想著雷橫至孝之人。一個念頭腦中閃現。
這就是美髯公,這就是英雄好漢,義薄雲天。先天下之憂而憂,刀山火海自己闖。
朱仝押送半路上,開啟枷鎖,偷偷放走雷橫。“兄弟!你為人至孝,家有老母。我無此牽掛,放走你,最多看管不嚴,罪不致死。一路逃命去吧!”
雷橫感恩不盡,拜辭了美髯公,回家攜母,逼上梁山。
初讀朱仝無牽掛,以為單身。後上梁山,接其妻兒,誤以為施耐庵筆誤。細讀恍然大悟,父母為孝,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可以縫。兄弟如手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