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再踏征程(第2/2 頁)
生存的河流旁,此刻族人齊聚,扶老攜少,離別嘁嘁。
“我們今日就走了,在此逗留多日,感謝諸位的熱情款待!”
“神女,此地如今已是福地,您可否留下,共居於這景山,發展您所說的鹽道!”
“十分感謝諸位地厚待,不過我們還得趕回我們的部落呢!”阿依語氣真誠,不忘笑著打趣道,“或許將來你們的鹽道發展起來,我吃鹽還得仰仗各位呢!”
“我已氏族人定不負神女期待!”雪峰部落的人明顯不能對這種客套話做出心照不宣的回應,反而發出了撼天的宣誓聲,震得山林中的鳥獸紛紛四散逃逸。
阿依尬笑不已,禮貌性的揮了揮手,翻身上馬,大喝一聲,奔襲而去。
身邊的景物無不在快速地倒退遠去,包括了身後傳來的一聲聲宣誓聲與祝福聲,還有斷斷續續的壓抑的嗚嗚聲。
突然稚嫩的聲音大合唱了一首《送別》,響徹山林。其間還夾雜著或粗獷或尖細的聲音。
……
“雪峰部落已氏族人在此恭送神女!”
“神女,期待您再次降臨我已氏的領地!”
“神女,願您一路平安!”
“……我們會一直祈禱山神庇佑您的!”
“神女……”
“神女……”
……
在千萬年後,人們在一處不知年份的墓穴中發現了一處字跡模糊的碑石,經研究上面的字燒錄如下:
《西南荒澤》記:“已氏之子……發跡於景山,以鹽道為生,傳承七百餘年,是為五姓之首,時人奉之為廩君,……景山有一湖,自先祖起,便為鹽雪所覆,萬物不適,物產淺薄,……時年族人擬遷於別居,多分歧,適逢神女降臨,自此鹽道伊始……先人謂神女曰:‘此地廣大,今魚鹽所出,請留共居’。神女未允,但卻授之以製鹽之道,連同煉糖之法,後世受用不盡。”
這位神女來歷成迷,後人對她猜測不斷,最終最為令人信服的是說她是某些部落的女首領。不過,到底年代久遠,又沒有多餘的資料作證,故而真正的歷史為何,誰還知道呢?
彼時的阿依,已經慢下來了,馬兒悠閒地往前走著,阿慕還偷偷吃著糖,看起來頗有些反差萌的喜感。
白狼則在練習著他的樂器,吹奏的還是《送別》,甚至還應和著掉下了眼淚。
“你倆開心點嘛!”阿依打斷了兩人的動作,小小的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家庭地位”。
“我教你們唱歌吧!”阿依看著滿目青翠,四散的陽光讓她想起了一首歡快又美好的歌謠——《好風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