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喪葬之議(第4/5 頁)
起來,並使其與先帝合葬於顯陵’。如此一來,便可實現南北兩地分別安葬,讓兩位都能各自相伴對方的衣冠遺物,也算是圓了太后娘娘的心願。”
嘉靖帝聞罷此議,那原本舒展的眉頭微微蹙起,宛如兩道墨色山巒聚攏在了一起,顯露出些許不滿之意。
他靜默不語,時間彷彿在此刻凝固了一般,整個朝堂之上唯有眾人輕微的呼吸之聲清晰可聞。
少頃,嘉靖帝緩緩抬起頭來,他的目光如炬,再次掃視著下方的群臣。
那銳利的眼神猶如獵鷹在空中盤旋,似要從這眾多臣子之中尋得一個更為妥帖適宜的解決之法。
正在此時,一直未曾言語的夏言突然向前邁出一步,拱手躬身說道:“陛下,張侍郎所言之策固然有些道理,然南北分葬之舉,終究違背了自古以來夫妻合葬之傳統規制啊!如此行事,恐怕難以充分展現出陛下您的拳拳孝心吶。依微臣之見,不妨效仿古代舊制,於京城近郊尋覓一處風水寶地,精心營造一座陵寢。而後再將睿宗皇帝的靈柩恭請回遷至此,使之能與聖皇太后得以安然合葬。如此一來,既遵循了祖訓禮法,又可盡全陛下的一片赤誠孝義之心,實乃兩全其美之計也。還望陛下三思。”
說罷,夏言再次深深一躬,靜待嘉靖帝的回應。
嚴嵩聞聽此言,面色一沉,當即毫不客氣地反駁道:“夏首輔,您這話說得可就太不恰當啦!想睿宗皇帝的靈柩已然安穩地放置在承天府好些年了,如果此時貿然決定將其遷回京城,那必然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啊!而且如此大動干戈,豈不是要驚擾到睿宗皇帝的在天之靈嗎?這樣一來,恐怕會對咱們大明的江山社稷產生不利影響喲!依微臣之見吶,還是應當讓睿宗皇帝就在當地入土為安,也好讓太后她老人家的靈魂能夠得以安息呀。”
嚴嵩這番話一出,朝堂之上頓時像炸開了鍋一般,群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起來。
有的大臣覺得嚴嵩所言不無道理,點頭表示贊同;而另一些大臣則認為夏首輔的提議也有可取之處,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一時間整個金鑾殿裡喧鬧異常,人聲鼎沸。
嘉靖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面無表情地看著底下眾臣爭論不休。
他微微皺起眉頭,輕輕地用手敲擊著龍椅的扶手,發出清脆的聲響。
這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如同具有魔力一般,瞬間就讓原本嘈雜不堪的大殿安靜了下來。
只見嘉靖帝那雙幽深如潭水般的眼眸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似乎正在心中權衡利弊,思索著究竟該如何做出這個至關重要的決策。
稍頃須臾之間,只見那嘉靖皇帝眼眶通紅,嘴唇微微顫抖著,終是忍不住哽咽出聲:“諸位愛卿……爾等之所言,固然各有其道理所在。然而,朕如今痛失母后,她老人家生前唯一的心願便是能夠與父皇同葬於一處。難道連這小小的願望都難以實現麼?你們可有曾想過,若是在京郊另選一處所謂的吉利之地來將母后安葬,朕豈不是要奔波往返於南北兩地進行祭祀活動,如此一來,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勞民傷財不說,更是違背了母后的臨終遺願吶!朕身為她的親生兒子,卻無法滿足她這最後的一點念想,朕當真是不孝至極啊!”
話至此處,那嘉靖皇帝再也抑制不住內心洶湧澎湃的悲痛之情,竟是當著滿朝文武大臣們的面,毫無顧忌地放聲嚎啕大哭起來。
一時間,整個朝堂之上鴉雀無聲,唯有那悲慟欲絕的哭聲迴盪在眾人耳邊。
眾臣見此情形,皆是大驚失色,一個個慌忙跪倒在地,異口同聲地高聲勸慰道:“陛下萬不可過於悲傷,請務必節哀順變,還望陛下多多保重龍體才是啊!”
嘉靖帝雙手掩面,悲從中來,不禁痛哭流涕起來。
那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