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這麼多推薦?(第1/3 頁)
《繡春刀》算是時光傳媒的系列片,有計劃圍繞這部電影拍一個大明江湖…
沒準備做電影宇宙啊!
你要做電影宇宙,需要一箇中心人物,就是把所有系列片串聯在一起的角色。
《繡春刀》顯然沒有…
準確點說,《繡春刀》第一部直接堵死了後路!
壓根沒給後面的展開留後路。
所以,《繡春刀2》才是前傳嘛!
沈林自己也沒想到自己有這麼強大的號召力——上映十天,票房破12億,次週末票房還能碾壓新上映的《悟空傳》。
所以,出於答謝影迷的角度,沈林也得跑幾趟宣傳…
果然問到了跟褲子的爭議…
沈林簡單回應了一下:“沒有,我其實挺喜歡小剛導演的,但對他的話不感冒…”
“我真覺得爛片多是正常情況,這麼跟你們說吧,全世界那麼多優秀的創作者,但是,每年的佳作最多佔到5…”
“因為常見套路都用過了,而且用的太多,只有冒險,去邊際邊緣之處找創意,既然是邊際之處就有很不可控的風險,而不再是成熟的機制和套路,故而難免有爛片!”
“不過我們市場多爛片最主要還是創作者不尊重觀眾,以為ip+小鮮肉就是靈藥!”
“此外還有創作者的傲慢,你們不覺得‘中國電影之所以爛片橫行,歸根結底是因為有垃圾觀眾’這句話太傲滿了嗎,直接把自己電影不受歡迎歸結成觀眾不懂欣賞?”
“導演畢竟走在觀眾前面,如果連導演也開始抱怨觀眾,我覺得你還是轉行吧!”
本來以為回應一下就算完事了,然後有個影迷起身問:“沈林,您知道《人民的名義》嘛?”
“我當然知道,這電視劇是我投資做!”
“聽說這個戲演員片酬加一塊沒到2000萬?”
沈林皺眉:“你想說什麼?”
“為什麼那幫流量們沒有演技卻能拿道上億的片酬,我們的老演員、老戲骨連他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是不是因為流量當道…”
“糾正你一句,所謂的流量當道只是亞領域,流量明星距離演員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那他們為什麼那麼高?”
沈林看了看臺下的影迷,然後道:“行,那我舉個例子給你們別解釋一下你。”
“一部劇集怎麼賺錢?現階段有兩個方式,一是賣給電視臺,另一種賣給影片平臺,原來,電視臺買你的劇,是因為你的劇有收視率…然後就有廣告方打廣告,現在不是了,因為我們的流量都有代言,所以他們參與的劇集,會有品牌方跟投廣告!”
“可能有人想問,那如果流量們參與的劇集收視率太低怎麼辦?”
“對呀!”
“這牽扯到另一層面的東西,買收視率!據我所知,一部劇的收視率的報價已經飆升至單集人民幣90萬元…但我又聽說,除了央視外,基本上所有電視臺都要求買收視率,所以,很怪異的平衡!”
“所以,去年的一些大ip劇集,就有很多電視臺競價;此外,還有我們的影片平臺也參與進來…”
“時光影片也是這樣?”
“我們不一樣,時光影片是做內容的,真正意義上的爆款都是高質量的大戲,《三國》這個戲,大家都知道吧?我們一季的投資是15億美元左右,注意啊,是美元!鞏利老師當時不想演,我們直接開價6000萬,把她嚇到了…《鬼吹燈》一季的投資也有三億上下了…怎麼也想不到,短短兩年,六千萬就不值錢了,聽說有流量的片酬都漲到了一個億了?”
“對!”
沈林搖頭:“真嚇人!”
“有什麼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