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第2/2 頁)
當時的場景再現,又可以將這種場景固定,使任何人都不會對證言內容再有異議。這方面何律師的水平當屬國際一流的啊!”
大夥滿臉舊社會的笑容:“孟檢察長看來是十分欣賞,十分愛才了啊。”
孟長庚笑道:“《三國演義》孔明說郭嘉:坐談立議,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嘛!”
難料何意羨雖然不算遲到,但是滿臉好像赴什麼約會已經遲到了五分鐘似的焦急煩躁。
法官也是新上任的,認不清大小王:“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不要急,你能不能參加庭審還要研究,因為你沒有提前把手續給我……”
何意羨咒道:“你這是什麼邏輯?律師的權利來源於當事人的委託,是一種私權利,法院你來干涉我?委託人隨時可以更換律師,我有沒有提前給你手續有什麼關係嗎?你一個審判員打算限制我出庭的權利啊?”
孟長庚臉色難繃,秘書忙過去,通融開了。
沒想到,何意羨今天的不滿意它就特別地多:“我的要求很簡單,安檢國外也有,關鍵是要控辯平等。怎麼開庭前檢察官直接進入法院,而律師卻要過安檢甚至連包都不能帶,搜身搜包。這不僅是對律師人格的不尊重,關鍵是在當事人和旁聽人面前已經把控辯雙方地位的差別拉得很大,這樣整個社會公眾和被告人對律師就沒信心了。安檢過不過不重要,重要的是控辯平等,要過都過,否則都不過。我們理論上承認控辯平等,現實中卻做不到,一定要把律師放在更低的地位上,這樣難道不是破壞了訴訟結構?”
何意羨把手往身邊指指,表情臭得像把對方當死人一樣埋了:“來,白軒逸,有種你也別過,大家都在這罰罰站,排排站,都別過了!”
孟長庚一面將安檢撤了,使個眼色差不多得了,意思是:何律師,二審開庭的不多了,但即便是二審,你的態度也要嚴肅一點。今天怪多人吶。
何意羨卻說:“現在二審不開庭的主要阻力不在法院,而在檢察院,一是檢察院的人員不夠,這不是關鍵,關鍵二是檢察機關在二審中的角色是公訴人還是監督員不明確。就比如白軒逸檢察官,你作為一個公訴人在二審中的身份不尷尬嗎?如果在二審中檢察官連公訴人都不是,為什麼還與辯護人辯論?這個問題在理論和立法上都沒有解決。當然,這是後話。哦,我的意思是,我當然希望今後二審開庭的數量能夠有所增加。”
雖然中央黨校裡都有何律師的風聞,都是內行人,也不會說他不專業、不講禮貌,就是說他經常搞變相的中國式辯訴交易,送錢不成就罵你。說何意羨時,就經常提到一個詞“以打促和”——你律師得先佔據一定優勢,讓檢察官明白如果不配合著和談,可能要付出更多成本時,這個事情才可能順利調解。你我為什麼不都退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