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壓力大的春節(第1/2 頁)
我那四姨因為上學比較晚,又讀完大學工作幾年後再結婚的。因為外公外婆身體不好,常年吃藥花了不少錢。
她上大學也是用的貸款,所以從學校一出來就省吃儉用,掙的錢都用來還債了。
等外債還完了才考慮結婚的事,過了這個年大概已經三十歲了,在她們所有的兄弟姐妹中算是結婚最晚的。
外婆心裡對這個女兒多少是有些愧疚的,家裡欠的錢都讓她一個人還了。
六萬塊錢的彩禮讓她全部都帶回,怕婆家人說什麼,就一分沒留。
新郎是同省宜城那邊的,看過照片,白白淨淨的,戴著眼鏡看著挺斯文的。
他們大學時候在外婆的預設下就在一起了,工作後兩個人又都在甬城工作,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新郎家就兩個孩子,他還有一個妹妹,已經工作了。雖然也是農村的,但家庭條件比我外婆家要稍微好點。
雖是同省,卻也分南北方,他們那裡屬於南方,水產業發達。
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且他們也是有田地的。
聽說他父母都是極好相處的人,他的脾氣也是極好的,兩個人有矛盾時他都會讓著她。
外公外婆沒讀過書,但是非常的明事理。只要是正經人家,能夠正經過日子的,子女願意,他們都不會說什麼。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對於四姨的遠嫁他們竟然也沒有反對。
雖是同省,但一南一北,也有幾百公里,而且還是家裡唯一一個上過大學的人。
我都覺得不可思議,畢竟很多父母都不能接受女兒遠嫁的。
就怕到時候山高水遠的被欺負了也沒人能護著。姻緣這種事真的是沒辦法說的。
再說我小阿姨比四姨小了五六歲,小學畢業就外出打工了。我記得她成績挺好的,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後來不願意去上學了。
也許她意識到家裡實在太窮了,沒辦法負擔兩個人的學費。
也許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是領養的,所以想早點不受管束。自己掙錢早日自立門戶,誰知道呢。
因為從小被外公慣著,脾氣很是驕縱,和誰都處不到一塊去。
沒有學歷只能進工廠,每個地方都待不久。總是個月的就換廠,不是被廠裡的同事欺負了就是和室友吵架了。
總之一年到頭的也沒見掙著錢,除了有那麼幾件好看的衣服。
按理說在農村不上學的話十八九歲就開始結婚了,但不知道為什麼她一直拖到二十四歲。
她這個物件還是我三姨媽給介紹的,我也見過一次,整個人看著有些二愣子的感覺。
但三姨媽和三姨父說他很老實,家裡還有個弟弟也沒物件呢。一家子都是實在人,兩家村子離的近,以後嫁過去還可以互相照應。
一開始我小姨是不太願意的,覺得他長得醜。但是幾個長輩都在那勸說,能正經過日子就行了。
長得好看又不能當飯吃,你們可以先處一段時間,先了解一下什麼的。
經不住幾番人的狂轟亂炸就答應先處一段時間,結果發現他對自己算是千依百順,說一不二。
你讓他向西他就絕不向東,你讓他打狗他絕不會去攆雞的那種,就這樣我小姨就點頭了。
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夠決定相伴一生,這得是多大的勇氣和下了多大的賭注呢。
不管別人說什麼,日子都是自己的,以後的造化還要看自己了。
他們家也是農村的,何況還是兄弟兩個,所以彩禮也就給了三萬。
除了彩禮什麼都沒有,同樣的,這三萬彩禮外婆也是一分沒留,全都讓她帶走了。
總之誰的彩禮都不留,這樣以後也不會有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