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漂泊(第1/1 頁)
城市的打拼者,都有一個光榮的標籤,叫“北漂”、“廣漂”什麼的,都是漂泊者的狀態。
亦浪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大都市有著很多機會,幸運者就能抓住時代的紅利書寫造富神話。但是大多數在時代浪潮起伏中並沒有抓住機遇,於城市而言如同無根的浮萍,無枝可依的過客。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蛩音不響,三月的春幃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詩人鄭愁予的《錯誤》寫得很美。
此詩以江南的小城為中心意象,寫思婦盼望歸人的執著的愛情,意境優美而深婉,顯示的正是婉約之美的美學特色。
又仙又有煙火氣的詩,但在亦浪的眼裡,過濾了仙氣,只有感同身受的詩眼“過客”兩字。
亦浪的同學吳譜的一個鄰居,叫做森,亦浪也認識,之前是在一個海邊美麗旅遊城市裡打工,因為父親生病了,迫不得已放棄在都市裡的工作,回家處理一切事宜。
在家的時候,森幹起了網約車的活,亦浪在家的時候也曾享受過他客戶的待遇。
但是,在家一個月能拿到手的錢與他在大都市的收入存在著反差,就像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
森也是許多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代表,家庭支出大和收入微薄是一對無法調和的矛盾,因此,當森的父親病情好轉,身體無大礙的時候,森安排好事情後又奮力一躍跳進那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都市生活。
鄉村的魅力就在於它的包容和鬆弛。但是,見識過世界遼闊的人,心在世界流浪,很難享受到它的包容和鬆弛。
當燈光每夜閃亮
人便開始去流浪
繁華鬧市徘徊夜裡
沒有終點並無路向……
亦浪經常會聽著迴圈播放的這首《流浪》,來自劉天王的歌。
這是一個遊子的時代。為了謀生,四海為家。
前幾天,亦浪經過某個家居賣場,想順便找找之前的同事,因為亦浪和他同事羊工(設計師之類習慣稱呼為某工)兩人還聊得來。
羊工也是一個很熱心的人,也是有點潔癖的人,自己抹完了自己辦公桌的灰塵,看著別人的桌子沒抹感覺不舒服,就主動發揮主人翁精神,把其他同事的桌子都抹了個遍,儘管辦公室不足10人。
當時,亦浪發了個資訊給他,他也一直沒回復。資訊如石沉大海,到了下午亦浪才收到他的回覆:
“不好意思,上午有客人接待,一直忙到現在。”
“沒事,就是路過想找找你。”
“我早就不在那了!那裡定製活不多,天天混。實在不想呆就走了。”
“是的,找到合適自己的很重要!那你現在在哪裡呢?”
“在Sd這邊。一個人在外漂,哪都一樣。關鍵是能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
“羊工真是有開拓精神[強]對,錢要給夠,重要的是合適發揮所長,有成就感!”
羊工的家人都在老家,買了車買了房,孩子還在讀著貴族學校。
羊工的收入雖是高,但每個月花費也相應地高,一個月計算下來餘錢也不多。
在外漂泊的他滿世界跑,住的地方也很將就,每天上班揹著個雙肩揹包,重要的東西都放裡面,因為對周圍的治安不是很放心,如果身份證什麼的丟了很麻煩的,只有隨身攜帶才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