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甄嬛傳生子文中的五福晉10(第1/2 頁)
宜妃把換下來的毛衣遞給康熙,“皇上,這個就是老五福晉做好的衣服。
臣妾試了一下,很暖和,穿起來也舒服。冬天在屋子裡穿正合適。”
康熙拿在手裡看了看樣子,又試了試保暖程度,又叫宜妃穿上給他看看。
這毛衣雖然看上去樣子有點兒奇怪,不過保暖效果確實好。
冬天的時候穿在裡面,外面再套件棉襖,就能過冬了,確實是個好東西。
要是能全民普及,也算是大功一件。
康熙滿意點頭,“不錯,這羊毛加工起來麻煩嗎?成本高不高?”
靜姝回答:“不麻煩,只要經過幾步處理掉油脂和異味,紡成線,再用幾根針織起來,就是一件毛衣。
要說真正的成本,除了羊毛,也就是人工了。”
康熙聽了很高興,“老五福晉回去把怎麼處理羊毛,怎麼做成衣服寫成摺子,叫人送過來。
處理羊毛和織衣服的人也都準備好,朕之後要用。
五福晉這次立功了,想要什麼賞賜?”
靜姝趕緊推辭:“兒媳不需要賞賜。我家五爺走得早,還沒幫上皇阿瑪的忙就去了,兒媳權當是幫五爺盡孝了。”
康熙點點頭,沒再說什麼。
靜姝識趣的向康熙和宜妃告別,往壽康宮去。
到了壽康宮,給太后送了一件毛衣,得了太后一些金玉賞賜。
太后想要靜姝處理羊毛的這些人手和方法,靜姝也不意外,老太太孃家在蒙古,那邊兒羊毛更多,這明顯有利可圖的生意,自然想留給自己做。
靜姝直接回道,“這些人皇阿瑪剛才說要都送過去給他,要不臣妾回去把具體怎麼做寫下來,給您送過來?”
太后聽了,也就沒再要方子。
皇上要的東西,她一個太后也不好直接搶過來。
她能在宮中過的好,全靠皇上的敬重。
為了這麼點子利益,和皇上對著幹,完全犯不上。
太后沒再提,靜姝也放下心來。
太后要是執意要這個東西,她也就只能給。
太后和康熙她一個也惹不起。
告別了太后,靜姝回到阿哥所寫摺子去了。
幸好之前練過毛筆字,不然現在還真寫不好。
毛筆字和別的不一樣,有記憶也需要練習,要不光靠肌肉記憶可不行,還是寫不好。
寫完之後,把摺子和之前幫忙處理羊毛的人,還有幾個學會織毛衣的宮女一起送給康熙,她就不管這事兒了。
康熙老爺子動作迅速,第一批成品很快就搞出來。
算出成本和耗時後,康熙沒把這生意獨佔,而是找來大臣商量,跟蒙古做起了羊毛買賣。
靜姝得了康熙一堆金銀珠寶的賞賜,阿瑪張保柱,升官成了四品太常寺少卿。
這職位雖說沒什麼實權,但好歹也是個四品官。
這也算是對靜姝貢獻的獎勵。
靜姝也不以為意,她覺得家裡這樣就挺不錯。
沒實權好啊,就不會成為阿哥們爭皇位時要拉攏的物件。
日子就這麼不緊不慢地過著。
靜姝最近不想再出風頭了,打算先看看後續情況,再琢磨下一步怎麼行動。
她發動府裡的丫鬟們刺繡,不管是團扇、屏風,還是荷包、掛件,只要好看她就收。
價格就按外面繡鋪收繡品的價格來。
一部分送到自己鋪子裡賣,一部分收進自己空間。
一些家境一般的丫鬟們,還挺高興有這麼個活,她們多少都會一些針線,繡的好能有優等價,繡的一般的也按照普通價錢收。
料子針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