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家家有難經(第2/3 頁)
國家,但是,終究不是皇帝,只是臣子,不能代表國家。
皇帝如果接待他們的話,那就是不平等,是自甘墮落,掉國格了。
所以,一般是皇帝也任命個臣子做代表,代表本國,去負責接待。
這樣,臣子對臣子,就平等了。
這是對外禮儀。
國主來接待,也不是不可能,但前提是本國極弱,對方極強,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又不想交惡,就得如此,以示謙遜。
弱國侍奉大國,就得這樣認清形勢,不能夜郎自大的裝比,否則,就會給本國惹來禍端。
甚至,弱國就是強國的歸附國。
那強國來使,國主自然得接待,還得尊稱“上使”。
儒家禮樂法度之下,是赤果果的強弱等級的現實!
劉玄並未參加這次宴會。
因此,菜品奉上來,首先是送到了李仁修面前。
錢本就坐在他的左邊。
兩人是獨立的長桌椅子。
遠來是客,客人先請。
李仁修望著面前的菜品,不由愣住了神。
錢本也瞧了過去,眉頭微皺,抬頭看向周成,微笑的說道:“周大人,你們這樣招待,實在是有失禮儀啊!”
他並不認為炎國降低接待的菜品規格,是因為什麼國庫拮据。而是故意如此,向自己哭窮,不想借錢糧。
李仁修的心裡也是這麼想的。
心說:“看來這趟的差事,真的不好做啊!”
也難怪!
要是好差事,又哪裡輪的到他來?
他想到了當時朝堂上,父皇問諸皇子,哪個願意去走一趟時,眾皆沉默的景象!
那景象,與爭肥缺時,截然相反!
父皇點名太子李仁元。
二哥當時就被嚇得侷促不安!
支支吾吾,想拒絕,不知道該怎麼說。
索性他有老恩師王藻護著,跳了出來,為他開脫,說:按照道理來說呢,太子是應該走一趟,為皇上、為我吳國分憂的。但是呢,太子還要在國內輔助皇上你處理國事,實在是走不開身。所以呢,還是另請高明吧。
吳國皇帝已經上了年紀,年老體弱,精力不支。
當前吳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選接班人的問題!
李仁元雖然是太子,但是,只要他一天沒成為皇帝,其餘的皇子,就都還有機會!
尤其是以吳國的情勢,內憂外患,那就更需要精明能幹的接班人了!
可是,李仁元做太子,是他嫡長子的身份帶來的。
自古祖傳制度,是嫡長子繼承製。
所以,作為嫡長子先天就具有強大的優勢!
然而,他本人的性格,寬厚仁慈、優柔寡斷,並不適合做太子。
吳帝都對他說過不止一次,希望他能有改進。
這更激發了其他皇子爭奪皇位的慾望!
朝臣站隊,以求從龍之功。
以此形成吳國版黨爭!
其中,有兩黨,勢力最大。
其一,就是太子黨。
其二,是以四皇子李仁予為核心的四爺黨。
吳帝對此,那是既樂見其成,想從他們的爭鬥中,看看誰最厲害,好為吳國選個適合的接班人!
又踏馬的擔心他們鬥過頭,兄弟鬩於牆,手足相殘,腥風血雨,搞得朝政動盪,國家不安。
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人生不順心的事,十之仈玖。
太子走不開,理由很充足。
吳帝又問四皇子李仁予,那貨很坦誠,當即就跪倒拜伏:兒子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能力實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