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吳陳兵邊境(第2/3 頁)
有常,不為堯存,不為紂亡。
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炎國遭遇到了大災變!
別的國家,又豈能獨善其身?
巫嶺山脈北面的楚、吳等國,也遭遇這場大災變啦!
嶺東道,寬十幾、二三十里,長二百餘里,炎國與吳國對半分,以桂河為界!
桂河兩岸,都設有瞭望臺,窺伺彼此軍情。
七月十五,嶺東路巡撫陸建義急報,吳軍三萬餘大軍出現在桂河北岸,說是來護送使團的,使團過河之後,大軍卻沒撤走,而是就地安營紮寨了。
急報送到剛草創不久的軍機院。
軍機院大臣王熙看了,微驚,忙去求見皇帝!
劉玄正在批閱揍擬,聽聞有軍情急報,不敢怠慢,忙召王熙進來。
王熙入天寧宮見駕,禮罷,呈上軍報。
劉玄看了。心驚。眉頭皺起。
桂河以南,惠誠關以北,炎國設有嶺東路,是全國各路中,面積最小的。
嶺東路巡撫衙門下,有五個軍堡,每一軍堡只有千餘軍士。總計也只有五千餘。
略作思量,劉玄眉頭舒展開來,說道:“災變之下,嶺北各國,都必然內憂外患更加劇烈!他還有心思起兵來侵犯我國不成?難道不怕到時南北兩線夾擊?”
如果吳國犯傻,那麼,為了維護本國利益,炎國也不能站著讓人打。
炎國國力不及吳國。
但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到時,少不了要去與齊國聯絡,共擊吳國!
齊國雖然是蠻人入侵神州來所建。
然,對於炎國來說,本國利益至上,哪管你是夏人,還是蠻人?
王熙道:“陛下所言甚是,老臣也是這麼想的。只是不知吳國使臣來訪,是有什麼要事。”
劉玄笑道:“無事不登三寶殿。還派了三萬大軍來,呵,恐怕所圖不小。”
對外叫:“來人。”
一御前太監進來聽候吩咐。
劉玄道:“去召內閣大臣來。”
“是。”那御前太監去了。
不一會兒,文萃殿的內閣五位大臣都來了。
禮罷。
曹凱特殊待遇,曹琳扶著他坐在繡墩上。
高潔道:“不知陛下召見臣等有什麼事?”
劉玄右手拿起御桌上的軍報,“剛收到的,你們拿去看看。”
高潔恭敬的上前,雙手從劉玄的手裡接過了軍報。看了。皺眉。把軍報遞送給曹凱。
曹琳卻從旁接過了,自己看了起來。梁集也湊過去看,啊的一聲驚呼,臉色驟變!
曹琳大驚,“吳國這是要幹什麼?!爹,吳國……”把內容給曹凱說了。
曹凱大約是在皇帝面前恭順的慣了,總是微微的躬著身子,年復一年、地久天長之下,背駝了。
他駝著背,眼簾低垂,一副年老體弱、精力不濟的樣子。聽了曹琳的說明,淡淡的嗯了一聲。
曹琳:“爹啊,別人都打到家門口了,你怎麼一點也不著急?”他是真焦急,為官以來,炎國長久和平,就沒遇到過這樣的事。另一方面,吳國三萬大軍陳列邊境,國家危機,也該表現出緊張感來呀!否則的話,無動於衷,豈不是不把國事放心裡?
曹凱心裡暗歎一聲,對這兒子能否撐起曹家的未來,有些擔憂,性子太躁了,不穩重呀!
這一點上,就不如高潔!
周成沒看到軍報。
不過也不需要看了,他也聽到曹琳說的了,也吃了一驚,有點失了方寸的樣子。
這位勤於反省修身的文人,對突然而來的軍事變故,有些手忙腳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