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使臣的人選(第2/2 頁)
第一個反應,就是清流中的猛人——張瑜!
第二天,一早,曹凱早早的就到了內閣,高潔等人還沒到,與兒子曹琳說了會話,交流了意見。
曹琳說了心中所想,想把彭秩推出去,做那使臣。
曹凱聽了,沉吟了一會兒,點點頭,算是認可了。
不一會兒,高潔、周成、梁集都到了。
曹琳把[蕭修竹之死、需送他屍身回吳國、以及慰問蕭文廈、責問李仁修]的事說了,做這些事,需得一名使臣。陛下有命,責令內閣推舉。
這是個立功的機會!
高潔與周成聽了,先是一驚!
說及推舉使臣,又是心頭一動!
曹凱退休,內閣空出一個位置來,新的閣員讓誰來,這件事,他們也在暗暗籌劃了。
他們當然希望清流的人來!
禮多人不怪!
誰還嫌棄自己在內閣中的人多呢?
而他們心儀的、清流中呼聲較高的、最關鍵的,是陛下也大機率能認可的,那個人選,就是——張瑜!
張瑜現在雖然只是個縣令,但是,他那是立了半個從龍之功,要求太后讓權、陛下親政,才遭貶下去的!
他本來可是朝堂上正五品的御史!
做個縣令,又屢建大功!
不但安穩地方,清楚惡逆丁家堡,更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還給朝廷搞到了百萬兩銀錢!——是常年收入的三成多了!
這一樁樁的大功勞,升到二品,都綽綽有餘了!
周成正三品的侍郎都能入內閣,張瑜入內閣,自然也是無有不可的!
此時,新任務要出使吳國,並帶有兇險,誰去?
他們的第一個反應出來的人選,就是張瑜!
那是個不怕死的猛人呀!
五人推舉。
曹琳把彭秩拱了出來。
梁集望向曹凱。
曹凱眯著眼,置身事外的樣子,微微的點了點頭。
梁集連忙應和,說道:“彭秩是大儒,又是老臣了,定能不辱使命。”
高潔與周成互相看了一眼,暗道:昨晚是曹琳值夜的,這件事他們恐怕早就透過氣了。
高潔微微搖頭,說道:“彭先生的確合適。可是,他年紀大了,此去吳國數千裡,舟車勞頓,身心俱疲,恐怕不是最好人選。”
梁集道:“哦?那不知高大人推舉誰呢?”
高潔道:“張瑜。”
梁集聽了沉默。
曹琳聽了哼哼兩聲,心說:“果然是他!”嘴上說道:“一個縣令,何德何能代表炎國出使?”
小小縣令,的確沒有資格代表炎國。
高潔安然不動,淡淡的說道:“合適不合適,需得陛下決斷。”
曹琳沒有話可說了。
五人意見不一,寫了兩份票擬,各簽了名,送往天寧宮。
劉玄見了,手執硃筆,欲圈定張瑜,筆尖將落,卻又頓住。
心道:“大災還沒過,現在不可激化黨爭矛盾!”
走了和稀泥的路子,定彭秩為正使,張瑜為副使。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