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持久戰(第2/3 頁)
“艾森羅紀,前1974年,陳勝王,五戰五捷,戰靈統,卒。”
“艾森羅紀,前1443年,一舟天災,天和教興起,欲將顛覆,被平。”
…………
從這些繁雜細碎的隻言片語中,不難看出,往後很長一段時間,幽燕東武都沒能如願讓南忠一帶徹底臣服。
再之後艾森羅佔據此處,也是差不多的經歷。
幽燕東武也好,艾森羅也罷,只不過是想將南忠地帶當作一個方便吸血,還能隨時遺棄的殖民地。
不屈不撓的南忠本地民族又怎可能束手就範,不管統治者如何壓迫剝削,甚至是想要閹割這裡。
可南忠地帶,每過個幾代人,就會莫名其妙站出一個如孟獲般,能一呼百應的領袖,去抵制壓迫,去反抗。
而即便強如幽燕東武,艾森羅,最後也只能做出妥協讓步,給予此處一定的自治權,不求其能做出什麼貢獻,別惹事就行。
而究其原因,從史書中的蛛絲馬跡來看待,這是一個民族的血性和文化底蘊所體現出的必然結果。
而諸葛風雲經過深思熟慮,認為不能走前面兩位的老路。
面對一個棘手且極具自主意識的民族,要想一勞永逸,只有兩個辦法:
要麼,種族大滅絕。
要麼,民族大融合。
,!
對諸葛風雲而言,其實只有一條路可選。
…………
針對南忠地帶,除了讓那些本來就負責管理的職務人員,仍然保留他們原本的工作地位外。
諸葛風雲還從末格大後方,調集了大量官員趕赴此處就職,協助管理,先從管理層讓他們互相親近親近,減少種族矛盾。
除了人事調派外,基礎經濟建設同樣也沒落下,大量修建學校,醫院,公路,工廠,同時加緊建設星級航班系統,為以後的兩地民族遷徙打下基礎。
至於當初立下的“只為了追尋天兵而來”口號,也在南忠的普羅大眾意識中,被潛移默化的遺忘。
…………
“長官,這個時間段的反響信件,已經全部提交完畢,您可以統一查閱了。”
聞聽此言,諸葛風雲當即迫不及待的尋找收件箱一欄。
只見一行大字赫然顯現在眼前:
【未讀訊息99+】
點開後,幾乎全是抱怨,有來自南忠本地職員的,也有末格職員的。
十條裡有九條罵娘,剩下一條是罵祖宗的。
可細看這其中,不少其實是文化差異所致。
就好比在末格文化裡代表打招呼的手勢,末格人日常都用習慣了,但在南忠文化裡是代表罵人的,再比如南忠人說話的口應方式,偏向於豪放粗狂,但在末格人聽起來,像是生氣大吼一樣。
諸葛風雲對此也是無奈苦笑兩聲,這個可不是什麼能靠政策輕鬆解決的問題,一時半會還真處理不了。
兩個民族想要消除嫌隙,也只有依託時間的磨合了。
正當諸葛風雲翻看這一條條的反響信件之時,一條來自滇池的特殊吐槽,鶴立雞群。
“……一天天看我跟看仇人我也能理解,這起碼還是我勉強能忍的,但他們本地的宗教信仰實在讓我不敢恭維。
說什麼,我這樣的,是忤逆天道的罪人,是他們這些天兵後裔應當剷除的天外餘孽,這就太過分了吧!跟個邪教似的……”
看著看著,諸葛風雲眉頭微皺。
雖然從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則普普通通的抱怨,但反應出來的問題卻無法忽視,當初末格能迅速佔據控制南忠,很大程度是能順著當地人民的信仰因素。
如果這吐槽信沒有誇大其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