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烈女化形(第1/2 頁)
凌虛雙掌合十,掌心處靈力匯聚,光芒閃爍,口中唸唸有詞:
合十默唸梵音長,法印憑空綻異光。
古字昭昭凝瑞氣,靈紋熠熠煉流芳。
印落大地金芒起,紙卷狂瀾靈力彰。
貼身附骨燃烈焰,符文詩詞耀火光 。”
凌虛雙眉一挑,雙掌分開,掌心處,憑空出現一方巨大的印鑑。
他猛地將印鑑朝著地面拍下,印鑑落地瞬間,地面上湧出大量宣紙。
宣紙呼嘯著,朝著迎面而來的,蘇清薇的洛陽紙貴功法飛去,紛紛貼合在一起,燃燒起來。
火焰熊熊,熾熱無比,不過片刻,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凌虛身形一閃,側身避開一枚十絕針,心中暗自思忖:
“如今,蘇清薇被困,她的洛陽紙貴功法,也被破除。終於可可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地對付十絕針了。”
他腳下步伐靈動,一邊巧妙地閃避著十絕針的攻擊,一邊操控著,由金色劍氣化作的公平之秤。
公平之秤光芒耀眼,如離弦之箭,朝著一枚十絕針迎面撞去。
二者轟然相擊,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而後,在公平之秤的另一端,出現一名女子。
她身著紅黑相間的絲綢深衣,領口、袖口處繡著鳳鳥紋。
高髻上,插著一枚玉笄,身上佩戴著玉佩、玉璜,氣質高雅,雍容華貴。
她便是《列女仁智圖》中的烈女鄧曼。凌虛施展管鮑分金功法,利用公平之秤。
成功轉移了那枚代表愚昧糊塗的十絕針,鄧曼的形象,才得以在這轉瞬間,曇花一現。
當年楚武王派遣屈瑕討伐羅國,鬥伯比獨具慧眼,洞察屈瑕剛愎自用,恐有兵敗之虞,建言增兵,以穩操勝券。
楚王將此事告知鄧曼,鄧曼心細如髮、高瞻遠矚。
一語中的,指出鬥伯比之意,是期望楚王“以信撫民,以德訓司,以刑威屈瑕”。
此等見解,切中要害,果不其然,後來屈瑕驕兵必敗,自縊而亡,印證了鄧曼的先見之明。
後來楚武王興兵伐隨,出征前告知鄧曼,自己心跳異常,憂心忡忡。
鄧曼神機妙算,預言若軍隊能安然無恙,即便楚武王不幸死於途中,也是國家之福。
最終,事態的發展,竟真如鄧曼所料,楚武王果然死於途中。
只見鄧曼的幻象素手輕抬,穩穩捏起那枚十絕針,而後抬眸,看向凌虛。
周身氣息陡然一變,與那枚十絕針一道,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凌虛再次巧妙避開一枚十絕針的攻擊,腳下步伐靈動,絲毫不亂。
操控公平之秤,般射向另一枚十絕針。眨眼間,公平之秤另一端光芒大放,再次幻化出一人。
正是《列女仁智圖》中的許穆夫人,她身著一襲淡藍色曲裾深衣,衣身繡著雲紋。
腰間束以絲帶,掛有小巧香囊,梳著垂鬟分肖髻,身披輕薄披風,手持竹製團扇。
許穆夫人本是衛國公主,預見衛國將有戰亂,向許國國君進言,建議幫助衛國加強防禦。
許國國君目光短淺,對她的建議置若罔聞,果不其然,後來衛國被狄人攻破,山河破碎。
許穆夫人得知此事,不顧許國大臣百般阻撓,決然親自前往漕邑慰問。
她不辭辛勞,終於抵達漕邑,到達後,馬不停蹄,向齊國等諸侯求救。
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和深明大義的情懷,最終說服諸侯出兵,幫助衛國收復失地。
她代表著深明大義,帶走的,也是那枚象徵狹隘自私的十絕針。
凌虛再次操控公平之秤,這次出現的烈女,身著青灰色直裾深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