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邪穢?隋公楊堅勸說武帝:“陛下,臣知大 周境內有一位可治療疑難雜症、名叫僧垣的神醫,請陛下暫停兵事,回京休養生息,同 時召僧垣入宮療治。” 其他眾將也紛紛勸說武帝回京休養。武帝正猶豫不決時,京城八百里加急羽書飛馳 到帥帳:西部吐谷渾聞聽武帝率三軍南下,糾結了兩三萬的兵馬,渡越青海湖,翻 過麥積山,一路劫掠大周邊民財物騾馬,並直逼河州而來。
武帝聞報,只得急驅帥帳先行返京。
回宮之後,武帝仔細閱覽了幾份奏報,分析斷定:吐谷渾雖號稱兩三萬大軍,其實 不乏有虛張聲勢之嫌。因其他各路軍馬尚未歸國,武帝思量自太子被冊為儲君以來,一直未 曾創下什麼德績武勳,有心令太子帶一支兵馬前去靖定邊亂。這樣,不僅可實地歷練太子領 兵打仗的經驗,也可獲取武勳,奠定他在朝廷的根基。
於是,詔敕大將軍王軌和宗師宇文孝伯二人輔佐太子,率一萬二千兵馬西發討寇、 平定邊亂。並詔命:陣前軍中所有兵事的舉發進退,皆由宇文孝伯和王軌二人決斷。
此番,隨太子出征的還有太子東宮宮尹、下大夫鄭譯和太子的侍讀王端、顏之儀等 人。
平生頭一次作為行軍主帥率兵西伐的太子,雄心勃勃地發誓要一舉平定邊亂、凱旋 覆命。一萬二千荷刀執鉞的討伐大軍在太子的麾旌帥車下,長旗獵獵、車馬轔轔地朝西北挺 進。
太子軍出京師、穿秦州、過渭州,翻山涉水,跨越沙漠,剛剛接近河州地界 ,軍報飛來:吐谷渾犯軍聞聽大周太子親率大軍席捲而來的訊息,突然不戰而退,一路奔 逃回伏埃老營,躲到城中緊閉城門而不出了。
太子沒有率兵打仗的經驗,不知這是敵軍為了避其鋒芒之舉。聞聽敵軍望風退逃 ,竟以為敵兵是被大周天威嚇退,不戰自敗了。
下大夫鄭譯和太子大談侈談“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且以此讚譽大周將士旗開得勝的雄威。
敵軍逃遁之後,初次率兵的太子,也不知向孝伯、王軌二人主動討教破敵之計和克 城之法,也不詢問下步如何用兵佈陣,竟在帳中擺起慶功宴來。
虹橋書吧。
第53節:第十五章(2)
太子東宮下大夫鄭譯,自幼博覽群書,素有博學之稱。此番隨太子西發,有心輔佐 太子立下奇功,將來一介文以經邦、武能制敵的輔國之臣彪炳史冊。然而,他雖遍讀今古兵書 奇經,畢竟還是紙上談兵。故而一見犯軍望風退逃,便恥笑吐谷渾的不堪一戰。同時,或有些許的憾意:畢竟未能親見太子軍大纛揮風、迭鼓 鳴金、陣前沙場敵軍兵敗山倒之勢的壯觀場景。
鄭譯文人性情,一入異域,雖說未能見到傳說中西北番族的鐵騎強弩, 也未得識刀光劍影的陣前拼殺,畢竟也算看到了平生從未見識過的這大漠落日、長河流 霞,不覺為眼前這寥廓異域的奇麗風光深深陶醉了! 此時,回想辭別天子離京西發時,大軍一路迭鼓隆隆、戟鉞烈烈的雄武氣勢,品味 著追隨太子討賊西征的幹雲豪氣,一時詩興遄飛、思潮滾滾。因素有音樂天賦,詞曲歌舞、音律絲竹頗有造 詣,琵琶管絃亦無所不通,鄭譯心想:面對如此曠漠大原、雄武之師,如何能沒有鼓樂助興? 於是便連著幾個通宵秉燭冒寒,譜成三曲:一曲《破陣子》,一曲《定西番》,一 曲《朝天子》。
他把軍中司掌鼙鼓、鈸鐸的兵士都叫了來,照譜演 練。如此一來,每 日在帳中隨新曲翻演吹奏,竟不知朝夕晝夜之更替了。
王軌和孝伯兩人因魯王與鄭譯等人交好,而鄭譯又素與楊堅、長孫覽等人私交甚密 ,故而在魯王聘娶楊堅的女兒為王妃,繼而又被冊定大周太子之後,便已生出幾分的防範之 心了。後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