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5 頁)
保�乖�蔥湃デ苛銥掛欏�
而這個隱含著貝多芬深刻情感的名字,在他去世的兩百年後被一本出版於極東島國的小說改成書名,小說的內容還是一段跟三個女生一起組團的溫吞高中生活。他要是知道這件事,恐怕也會氣得暴跳如雷吧。如果他能笑著原諒我就好了。
話說回來,關於這部小說主角所使用的電貝斯Aria Pro II,其實我以前也曾經擁有過。距今六年前,我隸屬的樂團解散後的一個禮拜,我便衝動地跑去買了它。結果幾乎沒怎麼彈到,現在仍窩在我家走廊的一角接灰塵。
如果有人想問:為什麼要買一把幾乎完全不彈的樂器呢?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也許多少還是跟樂團解散有點關係吧。
我以前的樂團其實沒有貝斯手。演奏的時候都是由我這個鍵盤手先在編曲機裡輸入整首曲子,然後讓它自動演奏,鼓的部分則是戴上耳機,配合著按鍵音敲出來的。也因為如此,能夠表演的曲子實在非常有限,現場演出的時候也非常吃力。
事到如今,我常這麼想:不必先在編曲機裡輸入,我直接以左手彈奏低音部分不就得了?或者我乾脆改當貝斯手,就什麼問題都沒有啦?
也許我就是受到這股後悔的念頭驅策,才會迷迷糊糊地走進樂器店拿起Aria Pro II吧?
話說回來,樂團解散的原因應該不只是沒有貝斯手,女1男3這種團員組合好像也不太妙。雖然這樣的組合十分常見,但大多玩不久就面臨團員變動、或是樂團解散的命運,堪稱是某種受詛咒的黃金比例。當然,我絕對不是為了彌補年輕時的想望和失敗而故意將主角設定為貝斯手,還把其他團員都寫成女的。我可以對天發誓,這是真的。對現實生活有所不滿的文字工,在二次元的世界裡自我滿足,這根本是幻想。真的只是幻想喔?如果再繼續這個話題,我恐怕又會掀出自己當年幹過的蠢事,所以就此作罷。何況篇幅也不太夠了。
這次也很感謝責任編輯湯淺大人,從企劃的階段就讓您費心了。儘管每次都這樣,您還是願意接受我這種任意妄為的想法。在此也要感謝為本書繪製完美插畫的植田亮老師,人物髮型的部分讓您傷神了。還有容忍我(三更半夜)寫稿時以超大音量播放CD的公寓鄰居,真是非常對不起。謹藉著這個機會,向各位致上十二萬分的謝意。
二〇〇七年九月 杉井光
致中文版讀者
這是我第一次為了兩年多前寫完的小說追加後記。
現在的我正試著翻閱以前寫過的東西,回想起自己當時的想法和心情。那時候的我,正陷入一種“在小說後記裡談論自己的作品很丟臉”的莫名想法。
儘管過了兩年,現在的我依然抱持著一樣的想法:說起自己的作品,我還是習慣用半開玩笑半吐槽的態度去談論。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太認真的解讀內容一旦印刷出版之後,自己看到時會覺得非常丟臉。
不過,這次的情況比較不同。畢竟出書之後已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這篇文章也很榮幸地將被翻譯成中文。也就是說,寫完之後我就不會再看到了。
既然如此,我想這次就以稍微認真一點的態度來談這部作品吧!反正兩年前的自己對我來說就像外人一樣,我應該可以懷著事不關己的心情客觀地評論。
常有人說作品中包含著作者的靈魂啦、精神或思想之類的,但我相當懷疑這樣的思維。這樣比喻或許有些不雅,不過我覺得這其實跟“檢查排洩物就能瞭解一個人的生活”是差不多層次的問題。因為是從自身內部產出的東西,當然也會殘留自身的痕跡,並不是刻意保留而留下的。也就是說,在寫這部作品時,我的內在除了“戀愛”、“音樂”和“革命”之外,擠不出任何東西——不過是如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