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與北元的戰爭 > 第142章 李滿倉的感觸5

第142章 李滿倉的感觸5(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四合院:我從不按套路出牌四合院:我當兵回來了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教教小兕子,大唐艦隊星際歸來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我的艦隊,在墨西哥灣自由航行穿越三國之黃巾天下穿越海賊成為赤犬一人:我向全世界曝光了異人人在海賊,這個海軍不太正義!高衙內的恣意人生阿斗:相父你在哪個罐子裡呢穿越古代之將門崛起秦朝歷險記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綜漫:逍遙客

李滿倉終於走進了青州城。

一座青州城半是衡王府,衡王府是另外一個世界。

與李滿倉這樣的,在飢寒交迫貧困潦倒中掙扎的古人不同,衡王府是巍峨壯觀金碧輝煌的。

衡王府完全複製了北京的紫禁城,只是按照規制,比紫禁城面積小一些,宮殿矮一些。

1458年明憲宗朱見深封,7子朱佑揮為衡王就藩青州。

與滿倉家5畝田不同的是 ,衡王府有300萬畝的土地,而且這300萬畝的土地沒有任何賦稅。

與滿倉一擔柴60文銅錢更加的不一樣,衡王的俸祿是米五萬擔,銀二萬五千兩。

這些土地只是給衡王的,衡王的兒子們一人繼承王位 其餘是郡王、衡王的孫子是振國將軍、血脈越遠就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他們也要有自己的土地與自己的俸祿。

與李滿倉家要繳納田賦、繳餉、練餉、遼餉不同,衡王府還有一套服務於王府的官僚體系。

一個潘王府就是一個政府的編制與安排

潘王府左長史一人正五品,王府長史司右長史一人正五品。

王府長史司典簿一人正九品。

王府長史司審理正一人正六品,審理所副一人正七品。

審理所典膳正一人正八品 ,典膳所副一人從八品。

典膳所奉祠正一人正八品 ,奉祠所副一人從八品。

奉祠所典樂人正九品,奉祠所典寶正一人正八品,典寶所副一人從八品。

典寶所紀善二人正八品。

良醫正一人正八品 良醫所副一人從八品。

良醫所典儀正一人正九品。

典儀所副一人從九品。

典儀所工正一人正八品,工正所副一人從八品了。

伴讀一人從九品。

教授數人從九品。

司引禮舍二人未入流。

王府長史司倉大使一人未入流,倉副史一人未入流。

王府長史司庫大史一人未入流,庫副史一人未入流。

一個潘王府,歸吏部管轄的官員就有30多人,而一個縣衙歸吏部管轄的官員只有4人。

上面這些官員都是文職官員,王府還要有武陟官員。

潘王府射王府護衛指揮史司 ,設指揮史一人正五品。

王府護衛指揮使司設千戶所千戶所官兩人,正六品。

王府護衛指揮使司設百戶二十人 正七品。

小旗官200人,從七品。

王府護衛指揮史司有士兵5600人。

這些吏部管轄的官員、這些武官也要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俸祿。

王府還要有太監十幾人,僕婦數百人、丫鬟數百人、僕役一千多人。

李滿倉知道自己貧困,但是李滿倉並不清楚自己為什麼這樣貧困,因為一府青州是供養不了一座衡王府的。

就衡王府這樣的潘王府,在17世紀明朝有52座,這些王府裡過著17世紀世界上最優渥的生活,與之相反,王府外李滿倉這樣的百姓卻過著17世紀人類最悲慘的生活。

明末中國大約有5千萬到一億人口,大約一百萬多人口就有一個潘王,還有郡王、鎮國將軍……

可以肯定的是 如果沒有朱家宗人口的壓榨,17世紀的中國絕對不會出現飢餓,李滿倉這樣的最底層,吃的每一口米糠、野菜、樹皮而節約下來的財富,都變成了朱家宗室餐桌上的美酒、身上的綾羅綢緞。

一個勤奮卻不能溫飽的國度 ,不是一個值得讚美、懷念的國度,甚至就是一個邪惡的國度。

並不是潘王們有多壞 ,而壞的是制度。

目錄
全網黑後,我在道觀上班摸魚江花玉面人在流金:神豪從截胡蔣南孫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