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不是小麥!(第2/2 頁)
“1985年和1986年先後兩次於東灰山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距今5000年左右的碳化小麥和大麥粒。”
“這可是有實物出土證明的。”
“至少五千年前,我們華夏的先民就已經馴化了野生小麥,並且有規模化的進行人工種植了。”
“五千年漫長的時間裡,我們華夏先民難道就沒有任何人試著做出過麵條?”
江繼洲雖然也還算認同,華夏大範圍的製作和食用麵條的工藝是由中東傳來的。
畢竟根據史書記載,歷史上從東漢時期開始,各種面製品才陸續出現。
時間點確實和絲綢之路的繁榮很契合。
但是要說東漢之前,就沒有任何華夏人嘗試製作過麵條,那他也是不信的。
華夏人怎麼說也是種了幾千年麥子,面製品的製作工藝又不難。
歷史上肯定是會有零星出現一些個體製作出麵食的。
只不過礙於古代的訊息傳播速度,以及各種外部因素,零星幾個人製作出麵食,很難一下子就在全華夏普及開來。
更難撼動粟和黍在華夏人餐飲主食中的地位。
可能也就只在一兩個村子之間流行,很難成為主流。
直到東漢時期,經過絲綢之路上百年的影響後,可能才出現了麵食流行的條件和空間。
即便如此,麵食也花了五百年的時間,直到唐朝時期,才打敗了粟和黍,真正成為北方人的主流食物呢。
江繼洲手上動作十分穩的將一塊做好了的喇家遺址出土遺存物切片,放到了顯微鏡下,觀察了起來。
為了確定這團疑似麵條的物質,到底是用什麼做的,華夏科學院的研究團隊這邊,必須要進行嚴格且繁瑣的取樣分析和對比。
首先,自然是先從做麵食的主要植物,小麥身上開始進行比對。
只是,讓江繼洲沒想到的事情出現了。
經過科學堅定之後,可以確定的是,這玩意居然不是用小麥製作出來的!
“難道這並不是面?”
面對這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結果,江繼洲十分遺憾和費解。
既然不是小麥,那這淡黃色的條狀食物,又是用什麼製作出來的?
能夠進入華夏科學院,江繼洲自然是一位非常天才的科研工作者。
很快,他就走出了自己的思維怪圈。
天底下又不是隻有小麥可以製作出麵條來?
蕎麥、青稞、黃豆等等植物也可以用複雜工藝製作出麵條來!
想到這,江繼洲立馬就擴大了對比範圍,甚至一些不能製作成麵條,但是能夠當做人類主食的糧食作物,也進入了他的對比範圍之中。
很快,蕎麥、青稞、黃豆、大米等糧食作物,都被一一排除。
讓江繼洲大跌眼鏡的一個結果出現了,這團淡黃色的細條捲曲食物,成分居然和粟、黍十分相似!
而且裡面還包含了少量油脂和動物骨頭碎片!
也就是說,這碗來自四千年前的“面”,居然是用小米制作而成的!
可是,搞清楚了成分之後,一個更大的疑問擺在了江繼洲的面前。
沒有筋性的小米麵,怎麼能夠做成麵條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