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佔領成都(第1/3 頁)
徐晃開始讓成存給蒙到了,他謹慎應戰,想看一看這人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卻不想。是一個銀樣鑞槍頭。
過了20招以後,徐晃便拿出了真本事。在第二十六招上,一斧就把他劈成了兩段。
高順在後邊一直注意著戰況。所以成存一死,他便指揮大軍衝了過去。追著廣都大軍,衝向城門。
李邈看到以後,立馬關掉了城門,也不管自己軍的軍隊有沒有進來了。
因為繼續再放敗軍入城的話,高勝的大軍也跟著衝進去了。成存帶出來的一萬大軍。大約有8000多人沒有回到城裡。守城的軍隊一下子少了接近一半的人。
城外計程車兵。被拋棄以後,紛紛扔掉了兵器,投降了漢軍。這下高順他們又得了7000人計程車兵。隊伍一下子壯大到了4萬多人。
高順立刻指揮部隊攻城。而投降的益州兵也加入了攻城隊伍當中。他們恨死了李邈。蔣欽和王雙很快便登上了城頭。
李淼看守不住廣都了,他便帶著自己的家人,逃出了縣城。不知道去了哪裡。
高順佔領了廣都之後。並沒有在廣都停留。立刻馬不停蹄地奔向了成都。
他來到成都城下的時候,孫策還在攻打成都,並沒有佔領。由於成都已經得到了訊息,漢軍兩路大軍進攻益州,而且都已經來到了成都附近。
所以他們是拼命地防守,因為再沒有退路了。要麼就是投降。而對於劉備來說,投降就是災難。
而黃權等人也不願意歸順王定。因為此前。皇帝曾經徵召過黃權到朝廷任職,黃權拒絕了。
當時一同被徵召的還有法正,而法正已經做到了六部的高位。
高順的到來,使得成都的防守壓力,又增加了許多。
而此時的張遼和徐晃,卻被阻擋在了新都城下守城的是李嚴。李巖原本是荊州秭歸縣令。他在任上幹得非常不錯。當時賈詡給他評定一個優等。
只是王定一一時疏忽,把他給忘記了。王定稱帝以後,也沒有調整李嚴的位置。李嚴感到很是不滿。所以他便掛印,奔赴益州,投奔了劉璋。
劉璋任命他為成都縣令。但後來張遼進攻劍閣以後,張任去了劍閣。
為了成都的安全,黃權便在外圍的縣城重新部署防務。李嚴便到了新都,抓新都的防務。
李嚴因為對王定有意見。所以看張遼他們,也是心煩。他便盡心防守。這使得張遼他們在新都城下耽誤了五天,還沒有攻打下新都。
諸葛亮。透過賈詡那邊的情報,對李嚴瞭解得十分透徹。他便跟龐統商量,兩人還是想勸降於他。
因為兩人此前在綿竹勸降了綿竹都尉。所以。對於勸降李嚴還是蠻有信心的。
當然,他們的勸降也有失敗的時候,那就是在雒勸降程畿的時候。
程畿是廣漢的太守。他因為有事赴成都,去面見劉璋。不想梓潼卻被人攻陷了。而他準備回去的時候,又聽說漢軍在攻打綿竹。
於是他便留在洛縣整頓防務。和陰溥向存等人,準備在雒縣抵擋漢軍。
當時諸葛亮他們帶兵到達洛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便是勸程畿這個人。因為程畿的名氣挺大,而且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
怎奈程畿感念劉焉的知遇,一心效忠劉氏 拒不投降。
雒縣令是陰溥。校尉向存在蜀中也算排得上號的大將。他的勇武跟冷包他們差不多。
他們在雒縣英勇抵抗了3天,逼得張遼和馬超親自攻城。才被奪去了城牆,縣城也隨之陷落。
程畿在府衙中,懸樑自盡未死,被馬超活捉了。
一同被俘的還有向存。陰溥則在戰鬥中被殺。
諸葛亮勸降李嚴的信心,主要是來自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