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博爾赫斯(第1/2 頁)
姜晴和其他在場觀察員,聽到這個猜測,恍然大悟,這麼說,好像確實也對得上於白的行為?
沒想到這傢伙看似行為古怪,其實是在嘗試觸發規則?
還、還挺有想象力的嘛.....
雖然規則本身並不複雜,就只是把3個「和3有關」的東西放在一起,但難的是,如此毫無邏輯,他是怎麼找到切入口的?
什麼樣的腦子能把這麼碎片的資訊聯絡在一起呀...?
姜晴捫心自問,把她扔在那個環境,她估計也猜不出來,也只有慢吞吞找一些邊緣線索的份。
這下他們算是看懂了,不過相應的,他們又開始為於白著急了,
看著殺意空間裡的畫面,竟不由自主地開始替於白尋找著下一個「和3有關」的東西。
然而,於白那邊卻絲毫沒有著急的意思,反而在原地悠悠轉了個圈。
*
整個房間內,其實東西並不多,稍微轉個身,都能將這裡盡收眼底。
角落的洋娃娃、三稜錐此刻已經成了兩坨黑燼,一坨在角落,一坨在於白幾步遠的距離。
當於白轉完一圈,身子回正時,下一條提示也浮現在眼前了——
【線索調查完成:重複出現的東西】
【線索完成獎勵:解鎖歹徒本人資訊】
【解鎖線索:博爾赫斯的詩】
【最終獎勵:解鎖歹徒作案動機】
於白眉毛微微一挑,博爾赫斯?
監獄生活很“豐富”,獄方還貼心地給他們這些死刑犯準備了一些關於生死教育的書籍。
恰好博爾赫斯的《對任何死亡的悔恨》就是討論生與死主題,於白讀過很多遍,順便又把博爾赫斯的詩歌集都看了一遍。
監獄裡的書都挺新的,因為刑期短的沒心思看,死刑的也沒心思看。
也就於白這種腦回路清奇的,覺得在監獄裡讀書還挺享受的。
所以於白對這個作家名字並不陌生。
只是這和案件有什麼關係...?
於白開始仔細回憶起那本詩集,試圖回憶裡面的內容。
隨著於白呢喃的話語輕輕落下,一個靈感再次湧現。
他低頭看了看自己那隻被咬剩的三根手指,視線又落在了焦屍“於白”的那三根焦指...
*
“殺意空間就這麼一個書房,地方和東西就這麼點,徽章...三角板...和3有關的東西就這麼多了,哪裡還能找到第三條資訊?”
“沒辦法,他的精神耐受值上限只有20,不算多,所以只能展開書房這麼大的殺意空間。還是我們原來那位殺意側寫師好,雖然速度是慢點,但是人家剛進入殺意空間,就有60點精神耐受值上限,能夠載入更多資訊。”
“這個於白怎麼看起來也不著急?剛剛是不是沒和他說我們現實只有3分鐘的時間,他還以為時間還多?”
影響殺意空間的載入因素有二,其一是採集到的殺意粒子是否夠多、足夠構建一個完整的殺意空間;其二就是側寫師們的精神耐受值上限值。
在殺意粒子有100%的前提下,殺意空間就像一個黑漆漆的礦洞。
而不同殺意側寫師的精神耐受值上限值,就像不同功率的手電筒。
有的精神耐受值上限值高的側寫師,就像拿了一個超高功率的手電筒,在黑漆漆的地方就能照亮更大、更遠的路。
有的精神耐受值上限值低的側寫師,就像拿了一個較低功率的手電筒,在黑漆漆的地方可能就只能照亮腳下的路。
而在側寫師的精神耐受值有100%的前提下,如果殺意粒子採集得不夠多,那可能這個全亮的“礦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