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篡漢自立登帝座(2)(第2/3 頁)
躍至兩人中間,但見那人乃是名少年將軍,端的眉清目秀。
那小將朝公孫祿抱拳說道:“大人當過左將軍,武功自是不弱,可家師神功難測,公孫將軍實非他的對手。再說我義父登基實乃上承天命,下順民心。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將軍何必執拗,如能尊奉新主,您尚可保全性命。”這名小將名喚雲旗,乃是王莽所收義子,亦是武濟深的徒弟,他見公孫祿赤膽忠心,心中欽佩,不忍其死於非命,方才躍出說和。
雲旗話音剛落,王莽長嘆介面道:“大行皇帝猝然殯天,著實叫我心如刀絞,恨不能隨他去了,怎奈太皇太后授我傳國玉璽,言明唯有我承繼大統,方能挽狂瀾於既倒,救民於水火。”武濟深道:“既是太皇太后有命,還望聖上節哀,早日登基要緊。”
王莽擦了擦眼角淚水,接著續道:“朕做皇帝實是無奈之舉,還請公孫少府莫要違抗懿旨,如能知錯就改,定不失加官進爵。”
公孫祿尚自緊握匕首,悽惻冷笑道:“誰稀罕,大丈夫為國盡忠,縱然一死,我也死得其所,奸賊納命來!”話音剛落,便即襲向王莽。但見王莽身旁眾衛士高喊護駕,隨即抄起兵刃將公孫祿牢牢圍住。那群兵士固然訓練有素,卻被公孫祿接連刺倒在血泊之中,雲旗縱身一躍,跳入圈中道:“公孫將軍住手,否則我要出招了。”
公孫祿更不搭話,匕首向前疾遞,直刺雲旗心窩。雲旗向旁微側,左手握住公孫椂手腕,右手變拳為掌向他胸前猛擊,直教對方口吐鮮血,幾個踉蹌,便即倒了。左近兵士趁機揮刀,公孫祿雖負重傷,反應依舊極敏,但見他向旁一滾,手中短刃跟著丟擲,匕首便刺入了那甲士胸膛。正當此刻,又一名甲士瞧公孫祿兵器已失,且又身負重傷,便放開膽子衝了上去,手中長戈疾刺,公孫祿單手握住兵刃長杆,將其揮臂砸斷,隨即手持戈頭向下劈去,正中那名兵士腳掌。餘眾眼見那兵士捂著斷腳慘叫,頓生膽寒之意,均自朝後退了半步。
公孫祿復又吐了口血,吃力地爬將起來,只見他額上青筋暴起,口中喘著粗氣,性命危在旦夕。武濟深觀此情形,亦生惻隱,便即勸道:“公孫少府何苦如此執拗,你縱然不怕死,也總要顧念嬌妻愛子吧?”
公孫祿念及家人,不由得雙目含淚,神色卻甚為堅毅,隨後悲嘆道:“妻兒老小自是我公孫祿的心頭肉,可他們斷不會為了苟活人世,而依附叛賊。”說罷,環顧四周,朝沒有向王莽跪拜的大臣拱手施禮,悽然續道:“今日在下殺不了王莽,看來是我大漢當有此劫。公孫祿先走一步,大漢基業便拜託各位了。”話音剛落,便使手中斷戈自刎而亡了。
奸臣小人暗笑公孫祿迂腐,忠臣心中無不悲慼,王莽搖首長嘆,說道:“這二人不識天命,藐視太皇太后懿旨,方才有此橫禍。朕念此二人在朝為官多年,姑且准許其入土為安吧。”
待得兵士將殿中屍體抬出,武濟深復又跪拜道:“安漢公寬仁大度,定能成為曠世仁君。臣等懇請聖上為了天下蒼生,遵從太皇太后懿旨,登基稱帝,臣等定當輔佐聖上創下千秋功業。”群臣盯著殿中尚未擦乾的血跡,均自俯首帖耳,復又相繼跪拜道:“恭迎安漢公承繼大統,君臨天下”
王莽復又佯作推辭,隨即笑嘆道:“既然太皇太后及諸位愛卿執意擁戴朕,朕也只得勉為其難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聽著大臣山呼海嘯般的朝拜之聲,王莽登感志得意滿,但他心知眼下人心不穩,為了安定時局,便復又佯嘆道:“朕承繼漢統實為無奈之舉,從即日起改年號為居攝,以示朕行皇帝之權,代替大漢守護江山之志。朕還要選名劉氏宗親為太子,待朕百年後,定將皇位歸還。”話到後來,稍作忖度,接著續道:“聽聞廣威候劉顯之妻去年誕下一子,名喚劉嬰,此人雖年齒極幼,卻正可以自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