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5 頁)
自覺與小倩姐姐一見如故,心甘情願坐實了妹妹的名位。
說起家中境況,她又不禁對這位來自青華縣,與家中姥姥相依為命的小倩姐姐更加欽佩了。
她當然是不知道聶小倩實際上不是與一位姥姥相依為命,而是被一個“姥姥”挾持了性命。
既然正式相互認識了,一直在等待時機的聶小倩順水推舟,將竹籃裡的文稿取了出來。
王瓊英接過好厚一疊文稿,心中頗有些迫不及待。
她本就喜愛讀書,見了新的文稿無不千方百計要拿來觀看的,此番見了聶小倩這等容貌氣度無雙的妙人兒,先入為主的就認為聶小倩文如其人,寫的必定也是奇文,期待就又增長了幾分。
“上錯花轎嫁對郎?上錯了花轎,還能嫁對了郎?”
看了那頗具後現代風格的書名,王瓊英心中存疑,不禁抬頭看了聶小倩一眼,見她微微笑著點頭,宛如得了鼓勵一般,繼續低頭看下去。
“抬頭的行文詩質樸平實,算不得好華彩。”王瓊英心想,“不過小倩姐姐能拿出來,應能平裡見奇,常裡見險,陳中見新,樸中見色。”
王瓊英能吟詩作賦,在詩詞歌賦上的見識並不比一般的讀書人短,自然是看得出來那行文詩寫得不能說是很好,與市面上的那些詞話相比並不出挑,但她不願意弱了對小倩姐姐的文的評價。
如此想著,她朝正文裡讀下去。
《上錯花轎嫁對郎》採用的是欲揚先抑的寫法,不說義士烈婦,不講孝子賢孫,無說教,無主張,只於情之一字著筆,與時下的小說相比,自出心裁,別具一格。
書裡的兩位女主角,李玉湖嬌憨率直,杜冰雁溫柔機警,讓王瓊英讀時,感覺兩位鮮活的女子形象迎面撲來,好像就站在自己的面前一般。
然而就是這樣兩位好女子,卻都或是為權勢所逼,或是為錢銀所迫,不得已嫁給不願意嫁的人。
王瓊英感同身受,看著看著就掉坑裡去了,一時之間,看三國掉眼淚,為古人擔憂起來。
然而在字裡行間,於淡淡的憂愁之中,又隱藏著些許歡樂,並不是一味壓抑到底。
特別是裡面那些個兒唱詞,還沒唱開,讀起來就忍不住想要先笑一笑,歡樂得緊。
而且隨著行文的推移,情節纖巧變化,兩位女子的命運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找著了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一個人。
雖然還是有些風浪,但有情人終成眷屬,夫婦一心同舟共濟,總能逢凶化吉,化險為夷。
“小倩姐蕙質蘭心,裙釵不讓鬚眉,果然是寫了一個好本子。”王瓊英一口氣讀了小半後,回想著細細揣摩,只覺與行文詩的平時不同,正文裡字字珠璣,句句錦繡,一時之間愛煞,不忍再讀下去,怕一時讀完,再沒了寄託、念想。
直至丫鬟抱琴看夜色已深,出言提醒,她才回過神來。
“姐姐,小妹失禮,讓姐姐久等了。實在是姐姐寫的文章太過誘人,拿著就捨不得再放下。”王瓊英歉意的說著,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尖,一個不注意就露出少女的活潑來,渾然沒有了眾人面前大家閨秀的端莊儀態。
“這本子寫出來不就是讓人看的,能入得妹妹之眼,已是邀天之幸,妹妹喜歡就儘管拿去。”聶小倩見王瓊英確實是喜愛得緊,當下就鬆了一口氣,心想這條路子看來是走對了。
得了聶小倩的允許,王瓊英更是歡喜,不過她隨即注意到客間簾外的一個身影,笑容變淡,柳眉就微蹙了起來,轉頭對後面的抱琴低聲吩咐了幾句,抱琴去了外間。
沒一會兒,抱琴拿了一個大大的綢布包裹進來。
王瓊英站了起來接過包裹,放進聶小倩的竹籃裡面。
聶小倩見狀連忙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