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2 頁)
面有騎士乘馬握劍刺虎的影象,即證明瞭這一特徵。由於劍僅限於擊刺的單
純動作,在馳驅如飛的騎兵手裡是發揮不了太大作用的。也正是由於這諸多
的侷限,才使騎兵無法充當作戰的主力而只能處於輔助的地位。戰國時期,
秦國有兵員100 多萬,其中&ldo;帶甲&rdo;(指步卒或作&ldo;奮擊&rdo;)百萬,戰車兵
數千乘,而騎兵僅有1 萬。包括後來發掘的秦湧三號坑,從出土的情況看,
三坑中約有步兵湧6 千多,戰車140 餘乘,騎兵俑116 騎。從文獻記載和考
古資料提供的雙重數字表明:秦惠文王時,秦國的騎兵佔軍隊總數的1%左
右。到了秦始皇時,騎兵的比例已升至2%,這時步兵仍是作戰主力,車兵
的地位仍然高於騎兵。即是騎兵使用率最大、也最多的趙國,騎兵在軍隊中
的比例也還是有限。戰國晚期,趙國名將李牧在重新整編部隊時,依然是以
車兵1300 乘為主,騎兵13000 匹為輔。而在軍隊的總數中,騎兵所佔的比例
也不過是8%左右。況且這是在趙武靈王&ldo;胡服騎射&rdo;後七、八十年的情況。
在其他諸侯國家中,騎兵的比例更少,不過1%左右。
騎兵在戰國時期已初露鋒芒,但遲遲沒有形成戰場主力的原因固然很
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便是在騎兵史的改革程序中很小又極為重要
的一個部件‐‐馬蹬的產生和利用。從秦俑二號坑的騎兵俑來看,騎兵們不
但既無馬蹬,連踏蹬也沒有,由此可以斷定騎兵們在上馬時,是雙手按住馬
背跳躍上去的。上馬後的騎兵抓緊韁索,貼附馬背以防顛落。由於沒有馬蹬,
在賓士特別是作戰時,就不能靠小腿夾緊馬腹來控制座騎,更談不上騰出雙
手來全力揮斥武器與敵搏殺,在攻擊力與靈活性上都大受限制的情形中,也
註定了不能使用長柄兵器更有效地殺傷敵人這一時代侷限和遺憾。
那麼,作為極具重要性的小小馬蹬是何時產生的?儘管眾說不一,但長
沙西晉永寧二年(公元302 年)墓出土陶騎俑的馬鞍左側吊有一蹬,這是被
多數學者認為中國最旱的馬蹬。但因為只有一隻,有的學者便認為不是馬蹬,
而很可能是上馬時的踏蹬,兩隻腳分踩的馬蹬,是十六國時期才出現的,這
個推論來自北燕馮素弗墓(馮死於公元415 年)出上的用銅片包著木芯的馬
蹬實物。如果事實真的如此,作為一個小小的馬蹬,在產生騎兵之後的近千
年才發明創造出來,也真令後人有些不可思議了。
在西漢茂陵大將軍霍去病墓前有一石牛,牛背上有一蹬的雛形,這個蹬
的雛形又給了研究者一個新的啟示?難道是西漢有騎牛的習慣?如果有這個
習慣並有蹬產生,對將古代騎兵發展到鼎興時期的西漢軍隊來說,對出現馬
蹬不也是一個極大的啟示嗎?那牛蹬不正是馬蹬的另一種安排嗎?如果看一
下漢代騎兵的強大陣容和赫赫業績,就不難推斷出,在那個時代產生馬蹬或
產生了馬蹬的雛形並用於戰場上的騎兵部隊是極有可能的。
眾所周知的秦末漢初中原戰爭紛亂,給了遠在北方的匈奴一個擴充自己
騎兵部隊的機會,幾年的時間,其騎兵總數便達到了30 餘萬。漸已強大的匈
奴趁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