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第1/2 頁)
來含汞量微乎其微,運到秦陵之後才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變化表明是來自
秦陵地宮內水銀揮發所致的結果。以此類推,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述的秦
始皇陵地宮&ldo;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rdo;是可信的。
既然司馬遷的歷史記載是可信的,那麼,從已測知秦始皇陵的強汞範圍
是12000 平方米來看,如果按有的學者根據有關資料把儲汞的厚度暫以10
厘米來計算的話,則墓穴內水銀藏量的體積應為12 億立方厘米。據現代科學
提供的依據,汞在20c時的密度是13546 克/立方厘米。那麼,始皇陵內原
來藏有水銀的理論數字應為162552 噸。因為陵內是&rdo;以水銀為百川、江河、
大海&rdo;的,要流動起來當然就不是平鋪地傾入墓底。如按已掌握的汞藏量和
現代汞的生產能力,估計陵墓內儲有水銀應是100 噸左右,如果這個數字能
夠成立,再由丹砂鍊汞的比率(8626%)推算,始皇陵內的巨量水銀需由約
115928 噸丹砂提煉而成。聰明的中國古代煉丹家,很早就發明瞭用石榴罐
加熱使硫化汞分解而得到水銀的方法。這個生產過程用現代的化學分子式列
出便是:
2hgs 十302→2hgo 十22↑
2hgo→2hg 十o2↑
秦始皇陵地宮內儲有100 噸水銀,這在今天的人類看來,似乎是個難以
置信的數字。假設這個事實成立,用什麼方法或證據來加以證實呢?或許,
只有從有關的文獻記載和始皇陵區附近的汞礦等方面來考察更合乎邏輯。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曾說過:&ldo;巴蜀寡婦清,其先得丹穴,
擅其利數世,家頗不貲。&rdo;從此記載的補充&ldo;徐廣曰:涪陵出丹&rdo;來看,這
裡應指今天的四川彭水縣。《新唐書?地理志》載:&ldo;溱州土貢丹砂。&rdo;溱
州便是今天的四川綦江縣。另據地理資料知,酉陽縣也有產汞的歷史。由此
可見,在今天的四川東南彭水、綦江和西陽地區構成了一個產丹砂的三角帶,
而在這個三角帶中,又以彭水產丹的歷史為最早,時間也最長。實際上,與
之毗鄰的貴州省的汞的儲量、產量目前居全國之首,其中與四川彭水三角區
不遠的銅仁、德江、思南、桐梓等縣也早有盛產硃砂、水銀的記載,而這些
地方發現和開採的歷史不晚於川東南三角帶,或者更早些。
另據《宋史?食貨志》載:&ldo;水銀產秦、階、商、鳳四州,有四場。&rdo;
又&ldo;硃砂產商、宜二州,富順監有三場。&rdo;今天的山陽縣,自唐以後屬商州,
在縣西南金錢河上游的西坡嶺、丁家山、石家山有汞銻礦,至今仍在開採。
而《元和郡縣誌》曾說:&ldo;興州(今略陽縣)開元貢硃砂&rdo;、&ldo;長舉縣(今
略陽縣西北)接溪山在縣西北五十三里,出硃砂,百姓採之&rdo;,歷代不絕。
再據《明一統志》載:洵陽縣&ldo;水銀山在縣東北二百四十里。山出水銀
硃砂,有洞&rdo;。經現代地質部門勘探,在公館和竹筒兩鄉相接的大小青銅溝
一帶,竟是一處長達百餘裡的特大汞銻礦床,定名&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