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1/2 頁)
的牧野之戰,只是一種單調的車步配置一線的橫排方陣,雙方交戰時均作全
正面衝突,在戰術思想上沒有採取策略性地變化的活力。敵我雙方只能靠兵
器的優劣、士氣的不同而決出勝負。
秦俑坑軍陣佈局和兵種的排列,隱現著一種隨戰場情況變化而軍陣和兵
種配置也隨之變化的跡象。執弩的前鋒射擊後,可隨即分開居於兩側給後面
的主力讓路,騎兵則根據不同的敵情,以迅疾的速度衝出軍陣,和步兵主力
形成犄角夾擊敵人。這種戰術上的變化,在春秋中期的車戰中就已開始出現,
到戰國時期隨著步兵與騎兵的興起,這種以夾擊為隊形的陣法漸已趨於成
熟。春秋時期大排面的車陣戰已被這種追擊、包圍、正面進攻的戰術形成所
替代,&ldo;雁行之陣&rdo;由此形成。
秦俑軍陣無疑是&ldo;雁行之陣&rdo;的再現。當戰爭一經開始,陣前的弓弩手
先開弓放矢,以發揮其穿堅摧銳的威力。一號坑的步兵主力乘機向前推進。
與此同時,二號坑的騎兵與車兵避開敵軍正面,以迅猛的特長襲擊敵軍側翼,
一號坑步兵主力在接敵的同時將隊形散開,和車騎兵種共同將敵包圍,致使
敵軍呈困獸之狀,從而達到殲滅的目的。這正如孫子所言:&ldo;凡戰者,以正
合,以騎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於江河。&rdo;一號俑坑是以傳統
的車兵與密集的步兵組成的龐大軍陣,兵力部署相當於二號俑坑兵力的三
倍。而二號俑坑則是由弩兵、騎兵、車兵組成的軍陣,當二號俑坑的兵車、
戰馬以&ldo;取銳&rdo;的快速進攻方法沖入敵陣時,一號坑的大軍則&ldo;無窮如天地,
不竭如江河&rdo;,接觸與敵軍正面交鋒,這種布陣方法,可謂大陣套小陣,大
營包小營,陣中有陣,營中有營,互相勾結,又有各自摧銳致師的效能和目
標。曲陣的神奇變化,迅疾勇猛,方陣高深莫測,雄壯威武,使得這個雁行
之勢,用之對敵,則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向無敵。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正是利用這樣一支所向披靡的大軍和劃時代的軍事戰
術思想,血盪中原,席捲天下,完成了歷史賦予他的偉大使命。
劃時代的藝術形象
秦始皇陵兵馬俑軍陣的出土,除了讓後世人類親眼目睹了那威嚴壯闊的
營陣場景及栩栩如生的群像之外,那個體俑像如真的形體,自然的情態,精
湛的藝術技巧和獨創的表現力,又以光彩奪目的&ldo;秦俑藝術&rdo;直逼人們的視
野和心靈,這一古老藝術的出現,固然體現著千古一帝秦始皇這個一世雄主
的雄渾氣魄和人生意向,但從另一個側面則反映了他所處的那個偉大時代的
人文精神和審美追求。
秦俑三坑眾多的與人等高的陶俑和碩大齊人的陶馬,以及座騎、戰車,
按照軍事序列和陣兵的形式,再現出來的秦軍列陣、駐營、擬戰、軍幕的生
活場景,從宏觀上反映了秦國的兵強馬壯、氣吞山河的風貌和秦始皇本人博
大雄武的氣概。正是由於秦軍在戰國爭雄中取得的輝煌勝利和秦始皇本人的
氣魄,構成了秦俑藝術產生的社會基礎。我們有理由這樣認為,沒有秦軍的
勝利,沒有秦始皇帝,就不會有今天看到的秦俑藝術的存在。就不會出現&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