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2/2 頁)
王立即派趙蔥、顏聚去取代李牧、司馬尚的兵權,
李牧深知趙蔥、顏聚皆非將才,絕不是秦國名將王翦的對手,在大敵當前的
危急關頭,李牧以國家存亡為重,抵抗王命,拒不交出兵權。趙王與郭開密
謀派人將李牧抓獲並處以死刑,司馬尚被免職關入大牢。可惜李牧忠誠一世,
壯志未酬,沒有戰死沙場,卻被奸臣所害。
李牧一死,趙軍軍心大亂,結果秦軍不到3 個月,便攻克邯鄲。趙國從
此不再存在。
強大的趙國一旦滅亡,弱小的魏國和燕國的悲劇命運已無法改變。儘管
不乏有荊軻那樣的壯士,慷慨悲歌,以死相搏,但仍未能擺脫國破家亡的結
局。兩國隨著趙國的滅亡,也很快走到了盡頭。
時勢造英雄,但英雄必須正確駕馭和把握時勢,否則便不再是英雄。
四國吞滅,秦國面臨的敵人便是齊、楚。很明顯,這兩國的實力,楚遠
比齊強大,而秦與齊和親修好40 餘載,和楚數次結怨。面對齊、楚兩國的不
同局勢,如何確定徵討戰略方針?
當秦始皇徵求文臣武將的意見之時,聽到的多是先攻齊,再伐楚的戰略
理論。
這實則是李斯&ldo;先弱後強&rdo;作戰方針的延續。
秦始皇依然沒有這樣做。他再次清醒地認識到,齊國雖弱,但有相當的
軍事實力。如若先攻齊,免不了還要和強楚進行一次惡戰。同時還要遭到齊、
楚合縱的威脅。若先滅楚,可使齊秦之交不破,齊楚合縱不成。一旦楚國滅
亡,齊國不戰而降。
於是,秦始皇再次使用了集中主力打擊主要敵人的戰略方針。公元前225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