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終章 天盛承和(第2/4 頁)
是我篡了位”
宇文雪也拾掇了衣裙,也順勢坐在楊宸的身邊,將楊宸的頭抬起,靠在了自己的身邊。楊宸身上的血腥氣,也得以暫時被宇文雪通體的清香所掩蓋。
“天下自有耳目,人間終會評說,陛下是承繼父兄的基業,姜氏乃是亂臣賊子,史官的筆如何,世人的猜測又如何?前朝的太宗皇帝,可是弒兄殺弟,滔滔百年後,一樣是功蓋千秋的人君之盛,陛下乃是奉天命繼位,可不該怕這些。”
“好”
楊宸閉上了雙目,在天明之前,終於得以淺淺的睡上片刻。
天和二年九月的秋色清晨,玄武門,大寧朝的官員們又一次在宮鐘敲響後,集結在宮門外,等候著天子的召見。
百官們面面相覷間,察覺了有不少與自己同朝為官的人今日不曾出現,作為大寧朝在宦海中沉浮的人精,他們沒有太多的惋惜,也不難猜到,這些人從今日之後,永遠也不會再出現在大寧的廟堂。
他們不曾廝殺,卻也一樣一夜無眠,好在天明的時分,這宮鍾,如約響起。
從百官的臣列中,他們也一樣可以猜出,昨夜,誰是最後的勝者。
清流的大員們此時不得不面對這樣尷尬的情形,那位他們口中會禍國的藩王,今日會坐在那張龍椅上,讓他們三跪九叩。
他們紛紛探頭看著站在前面的方孺,也想看一看笑話。
玄武門內外顯然是被打掃過,地上的積水,尚未散去,讓他們這些整日與詩書禮樂作伴的達官顯貴,也得以聞一聞血的腥氣。
玄武門開啟,新任的大寧朝玄武門參將完顏術,用一隻眼睛,盯著走進宮門的每一個大寧朝臣。
井然有序的走入玄武門後,穿過闊大的宮廷廣場,一直排到了奉天殿的羽林衛,威武肅穆,臺階上那些未曾來得及及時清掃的血跡讓他們漸漸記起了大寧朝的官儀禮制,趁著還未入殿門,整理了一番衣冠,行列,也比起從前更加整齊稍許。
走進奉天殿,站在自己熟悉的位置上,等著那位穿著紅色宦官禮服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出現。
還是先皇的貼身太監高力,讓他們稍稍鬆了口氣,雖然他們也知道,按著規矩,高力過幾日就該識趣的退位讓賢。
楊宸是第一次作為天子上朝,忘記了應當等高力喊一聲“陛下駕到”後才出現在龍椅上,疲憊又帶著滿腹心事的他第一次坐在了那張龍椅上,才知原來此處,是這般風景。
“奉大行皇帝遺詔”
群臣齊齊跪下,而楊宸也從龍椅之上起身,站到了曾經作為當朝親藩站的那一層。
“大行皇帝遺詔,詔曰:“朕以菲德,嗣承祖宗洪業,君臨天下甫及逾年,上惟皇考太宗皇帝山陵永遠迫功哀誠,下惟海內黔黎雕療未復,憂勞夙夜,時用邁疾,奄至大漸。夫死生者晝夜常理,往聖同轍,奚足悲念。惟宗社生民必有君主,楚王楊宸,稟仁厚,孝友英明,先帝夙期其為大器,臣民鹹已聞哉。今其令望宜即皇帝位,以奉神靈之統,撫億兆之眾。朕既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復有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喪制用日易月,中外皆以二十七日釋服,無禁嫁娶音樂,在外親王藩屏為重,不可離本國,各處總兵巡守備禦重臣及文武大小官員亦毋擅離職守,聞哀之日止於本處朝夕哭臨三日,悉免赴闕行禮。皇考太宗皇帝服制仍遵永文七年八月之令。嗚呼,斯亦吾之素心,君國子民宜從眾志,凡中外文武郡臣鹹盡忠秉節,佐輔嗣君,永寧我國生民,朕無憾矣。詔告中外,鹹使聞知。”
這份由王太嶽草擬的先皇遺詔,在高力第一次哀慼有甚的悲聲之下,讓楊宸乃至滿朝文武,悲從心來,接過遺詔的楊宸,沒有讓自己的臣子們看到他那一行熱淚。
今日他身上的龍袍,並不合身,不過是楊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