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偷聽(第1/2 頁)
慈寧宮
太后仍是玫嬪需要效忠的主子,得知此事,玫嬪不得不報。
太后一聽了恆媞公主有可能遠嫁之事,心中焦急,誇讚兩句玫嬪孝順,便讓她退下了。
想著讓訥親帶領大臣們極力反對,不許恆媞遠嫁,並且推著璟瑟嫁出去,讓她去去年輕的浮躁。
再讓玫嬪、舒嬪、慶常在一同去勸皇上。
次日清晨
玫嬪已經先去勸說了一回,恆媞公主實在不能遠嫁,不然太后定是老懷傷心。
舒嬪又候在皇帝處理政務的屋外,不願意惹皇帝心煩,只是試圖寬慰他,什麼也沒說就走了。
皇帝心知肚明意歡是太后的人,也知道葉赫那拉和愛新覺羅祖上的恩怨,他雖寵著意歡,心裡對她卻無太多情分。
今日情急時才能見出人心,白蕊姬是太后的人,皇帝也不意外。
自從幼子早亡,兩個人已經許多年未曾親近了,弘曆知曉,若是她違抗太后,不過是深宮中多一個飽受磋磨的人罷了,所以為太后做事,情有可原。
剛剛玫嬪也不過是說兩句,做做場面話應付太后的吩咐罷了,他能感覺出來。
因為昔日玫嬪嚷嚷著要他殺瞭如懿這個殺孩子兇手的時候,可沒這麼輕易就離開。
只是他曾認為意歡受太后恩惠頗多,所以也會處處回報,沒曾想,今日只是來見他一面,便走了。
看來她對他倒是有幾分真心。弘曆心裡思量著,又想起那充斥防備的坐胎藥,心裡瞬間的柔軟又冷硬起來。
已經如此選擇,他不能反悔。
皇后的居所附近
在給皇后請安的時候,如懿正巧和皇帝碰上,知道他心裡難受,只是淡淡的勸著。心裡已經替皇帝決定了,該是哪個公主出嫁。
“皇后娘娘身子康健,又有齊太醫看顧,想必也不會出大問題的。”如懿溫和的勸慰掛心琅嬅身體能否承受的弘曆。
意歡去向皇帝求情,卻因為心疼,什麼也沒說,這讓太后大發雷霆。心裡想著一定要找一個肯為她說話的人。
皇后不復一貫孝順,態度強硬,有嫡子作為底氣,知曉事情未蓋棺定論,怎麼爭口舌之利也是無用,硬是不聽太后傳召。
皇帝也無從緩和兩個人的矛盾,他眼下心煩得厲害,這兩個人不碰面更好,不然若是爭執起來,豈不是要他去轉圜,想想都令人頭大。
一個是親妹,一個是視若珍寶的女兒,手心手背都是肉,令他十分為難,所以對於皇后小小的不尊敬也視若無睹。
見琅嬅都見不到,太后無從下手,便又想起來如懿,她如今協理六宮,又幫皇后管理東巡事務許多,也是皇帝的青梅竹馬,還曾為了她忤逆先帝,自然也有一定的話語權。
若是如懿肯去勸皇帝,那麼恆媞自然可以留在太后身邊,不用遠嫁了。
太后想著,但卻沒有動作。如懿雖然一貫孝順,但是這等大事,若是站出來支援璟瑟出嫁,那麼皇帝定然會對她有意見。
不知她,肯是不肯啊,為了哀家付出如此代價。太后心裡想著。
此時,如懿陪伴在煩心的皇帝旁邊,張廷玉大人求見,她便離開,在屋側偷聽了兩個人的交談。
皇帝心裡已經有了出嫁的人選,雖然都是至親,但也有著遠近之分,他想著不去看太后傷心的模樣。
畢竟璟瑟是他從嬰孩時期就看著,一點一點長大的,如今尚還是個不大懂事的小女孩,他怎麼能忍心將自己的年幼的女兒遠嫁到蒙古呢?
張廷玉以不能讓蒙古兩大部落都成為太后的女婿為由,極力阻止。
如懿聽了個明白,知曉太后與皇后為了女兒婚事,定然心煩。心裡有了兩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