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2 頁)
與第三方勢力達成默契之後,高拱無後顧之憂,大展拳腳,火力倒徐,凡並不涉及趙貞吉關係的、徐階提拔的,以及與自己格格不入的,一概貶斥,誰敢反對,高閣老一個憤怒的眼神,自有黨棍心領神會,撲上來便是猛烈&ldo;搏擊&rdo;。
儘管高、趙兩人事前已有&ldo;停戰&rdo;合約,但發展到後來,雙方都爭相趕走與對方友好者以洩私憤。這次考察總共斥退二十七位科道官。考察大權儼然成為黨同伐異的工具。
緊接著,高拱麾下第一鷹犬‐‐吏科給事中韓楫掉過頭來,向趙閣老宣戰:&ldo;趙貞吉在考察中使情任性,平庸專橫,挾私報復。臣等懇請陛下罷斥之,以清政本,以重巨典。&rdo;
這一切,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先穩住蘇聯以專注於西歐戰場,等到西線大獲全勝後又悍然掉頭攻向莫斯科的故事是何等的相似!
趙閣老當然也不是好惹的,連忙上疏自辯並批判高拱:&ldo;人臣庸則不能橫,橫則非庸臣。高拱是內閣近臣,參與機務,又掌握官吏任免大權。僅這次考察科道官就無所顧忌,盡斥異己,其他壞亂選法,縱虐大惡之事更是昭然在人耳目。臣若對此噤若寒蟬,不發一聲,那就真為庸臣也!&rdo;
面對趙閣老的慷慨陳詞,高閣老一方面始終否認自己唆使韓楫彈劾趙貞吉,另一方面下出了請辭的妙棋,聲稱既然有人這麼彈劾自己,為了不讓皇帝為難,自己應當被罷免以謝趙閣老。
一招以退為進,把皮球踢給了隆慶帝的同時,也搶佔了道德的高地。
隆慶素來寵信敬愛的高老師,見他如此為自己著想,連忙懇切勸慰:&ldo;愛卿輔政忠勤,掌銓公正,朕所依賴,怎可避嫌而求退?宜即出安心供職,不允所辭。&rdo;
高拱順利留任,也成功讓其他朝臣看出了他與皇帝之間&ldo;牢不可破&rdo;的君臣關係,在這次與趙貞吉的交鋒中大獲全勝。很快,內閣完全成了走馬燈:
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七月,大學士陳以勤首先退場。
陳以勤自入閣以來,不依附任何人,以中立無黨獲得各方尊重。他看出高、趙二人的爭執,非自己所能調解,而且高拱是他當年在裕王府的老同事,趙貞吉是他的同鄉,張居正又是他提拔的進士,袒護任何一方都不合適。三十六計走為上,他選擇了引疾而退,離開北京回到四川,時年六十歲。
十一月,雄心勃勃的大學士趙貞吉苦於無法施展抱負,又厭倦高拱黨羽的死纏硬磨,也乞求退休。
半年後,高拱在內閣最大的絆腳石‐‐中極殿大學士李春芳致仕。
李春芳無法忍受高拱顛倒上下級,騎在自己頭上作威作福;且高拱復相後,勢力更大,處心積慮陷害徐階。李春芳作為徐階的學生,時常從中周旋,緩解高拱的報復行為,高拱更是怏怏不樂。
高拱覬覦首輔之位已久,授意手下言官王禎指責李閣老&ldo;親已老而求去不力,弟改職而非分希恩&rdo;,是為&ldo;不忠不孝&rdo;。
李春芳心知肚明,順水推舟,要求皇上將其&ldo;即日放歸田裡&rdo;。
起初,隆慶皇帝一再下旨挽留他:&ldo;卿輔弼之臣,忠誠體國,朕所眷倚,豈可因為流言蜚語就要求退休?宜即出安心供職。不允辭。&rdo;
高拱深知隆慶皇帝奈不住軟磨硬泡,且皇帝心裡最寵信的非他高閣老莫屬,繼續發動麾下鷹犬攻擊。經不起言官的多次彈劾,李首輔的辭呈終於獲準。
張居正雖很不看好李春芳的政治才幹,但對李大哥的突然辭去也深表遺憾,畢竟兩人並肩奮鬥二十餘年,如今各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