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2 頁)
於是,松江府頓時騷動起來,從前賄賂過徐階三子的,紛紛上門加倍索還,徐府被圍得水洩不通,年老體衰的徐階無計可施,只得把門窗一齊封堵。
蔡國熙拘捕徐璠、徐琨、徐瑛三位徐家少爺,大肆捕捉徐府僕人,僕人嚇得一鬨而散。門內是年幼的徐氏子孫牽衣號泣,門外是好事之徒圍府尋釁大聲辱罵,有歹人更是索性放了把熊熊大火,豪華的府邸頃刻化作灰燼。
徐階被逼得幾度尋死,萬般無奈之下,只得與老妻張氏逃離松江,當他聽聞蔡國熙下達的判決書,更是落魄沮喪:&ldo;徐璠、徐琨充軍,田產悉數沒官,為表示大度,法外開恩,留一子徐瑛,削籍為民,侍奉老父。&rdo;
狼狽不堪的前首輔,想到了他那遠在北京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徐階連忙致書好學生張居正求救。
作為張居正的恩師,又是有知遇之恩的至交,老師的失勢不會阻擋張居正伸出援助之手。他想保護徐階,又不便直接挑戰不可一世的高首輔,只得繞了個彎子,&ldo;曲線救師&rdo;。
他搬出優待舊臣的古訓,暗自勸告蔡國熙和其他相關執法人手下留情:&ldo;徐相公有功於國,享譽士林,處理此案一定要秉公有理,否則不僅傷害功臣,也損高相的聲名。&rdo;
張居正一再維護前首輔徐階,自己也被捲入流言之中,朝野傳謠言說張居正收納徐階兒子三萬兩白銀,所以才不遺餘力維護徐家。
高拱本來就對張居正親近徐階不悅,現在聽到這樣的訊息,便以一貫盛氣凌人的態度,當面質問並譏諷居正:&ldo;老天為何這麼不公,我沒有一個兒子,而你卻生得多子。&rdo;
張居正感覺來者不善,自嘲道:&ldo;兒子多,花費也多,甚為衣食擔憂!&rdo;
高拱咄咄逼人:&ldo;你不是收了徐階三萬兩白銀了嗎,還憂什麼?&rdo;
張居正臉色大變,指天發誓,若有此事願遭天打雷劈,高拱急忙打圓場,道聽途說而已,不必較真。可惜為時已晚,張居正從此對高拱心生嫌隙,貌合神離的兩大實力派之間的交惡已經無可挽回。
再說說最初引發高、張矛盾的徐階,他老人家退休後短短半年發生的事足以改變其人生軌跡。當腳下的路不再平坦,當身邊的人不再友善,當美好的生活已成追憶……
幸運的是,有位學生竭力維護他、幫助他。沒過多久,張居正就大權獨攬,藉著張居正的照顧,徐家的罪名化為烏有,子孫後輩屢屢得到封蔭,徐階也由此安度晚年。
第五章 初安天下
國家外夷之患,北虜為急,兩粵次之,滇蜀又次之,西羌又次之。
‐‐陳子龍《皇明經世文編》
隆慶一朝閣戰激烈,閣臣間摩擦頻起,可貴的是,在國家面臨重大抉擇的歷史關口,諸相公皆能摒棄前嫌,同心謀國。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兩件值得大書特書的歷史事件:封貢互市,從此北方安定,邊貿互市繁興;開放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開啟中西交流的大門。其中尤以&ldo;俺答封貢&rdo;影響更為深遠。
邊境風雲
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後建立大明帝國,蒙古貴族勢力退回塞北草原,重新過上了遊牧生活,當初橫跨亞歐大陸的元帝國一去不復返,但大明朝的北方邊境並不安寧,時有部分蒙古部落來侵犯搶掠。
明中葉以後的劫掠者中,以土默特部最為強大。其首領俺答佔領河套地區,坐鎮一方,人稱&ldo;套賊&rdo;。
&ldo;套賊&rdo;侵攏下,明朝北部邊政日見敗壞,邊將的腐敗無能不時引發邊兵叛逃。邊兵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