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1/2 頁)
儘管萬曆把一切朝政都委託給最信賴的張首輔全權處理,可張居正自負地以天下捨我其誰的口氣對成年皇帝講話,難免令人反感,所幸萬曆仍一如既往地支援他,批覆道:&ldo;奸邪小人不得遂其徇私自便之計,假公伺隙,肆為讒譖者,累累有之。覽奏,忠義奮激,朕心深切感動。今後如再有訛言譸張,擾亂國是者,朕必遵祖宗法度,置之重典不宥。卿其勿替初心,始終輔朕,俾臻於盛治,用副虛己倚毗至杯。&rdo;
此後,雖不再有王用汲那樣猛烈的攻擊,但張居正已逐漸感到外界議論帶來的沉重壓力,這位一向不屈不撓的鐵腕人物,心中不時憂慮重重。
如果知難而退,明哲保身,這就不是張居正。個人命運未卜並不能阻礙他改革的步伐,張居正執政的最後幾年,在輿論相對沉默的形勢下,大刀闊斧,把改革推向更深更廣的層面,為他的君上和國家貢獻良多。
伴君如伴虎
隨著萬曆皇帝步入成年,傳統的耕籍禮提上了議事日程。所謂的耕籍禮,就是皇帝親自耕田,作為一種象徵行為,以此勸民重農務農,發展農業經濟。
根據祖制,萬曆皇帝本應於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二月二十五日舉行耕籍禮。然而不巧的是,十七歲的皇帝在同年正月出疹,視朝、講讀都暫免,在宮中服藥靜攝。鑑於這種特殊情況,張居正認為出疹之後最忌風寒,希望皇帝善加珍攝,耕籍之禮改到明年舉行。
皇帝出疹,引起皇太后的極度不安。篤信佛事的慈聖李太后為此向菩薩許願:待皇帝身體康復後,會設法超度僧眾。張居正從來不信這些,他回憶起嘉靖時數萬僧人聚在皇宮敗壞風俗的往事,擔心僧人包藏禍心,攪出事端,不願在宮中大搞佛事法會。
既然元輔如此勸告,太后也只得作罷。
萬曆身體康復後,又一次在平臺召見元輔張先生。
張居正入見,叩頭:&ldo;恭賀皇上身體康復。&rdo;
萬曆說:&ldo;朕近日沒有上朝,國事多勞先生費心了。&rdo;
張居正說:&ldo;臣很久未曾見到皇上,非常掛念。今天承蒙召見,十分欣喜。皇上雖然康復,但仍需保重。至於國家事務,臣一定會盡心盡力,皇上您不必費心。&rdo;
萬曆說:&ldo;先生忠愛,朕知道了。&rdo;隨即命近侍太監賞賜一些銀兩、綢緞之類,接著又說:&ldo;先生可以上前些,看看朕的臉色。&rdo;
張居正走到御座前,突然跪下,他平靜揚起頭,一張飽經風霜的臉上布滿辛酸熱淚。萬曆親切地握著他的手,讓他細看自己的臉色,告訴張先生:&ldo;朕一日進膳四次,每次兩碗,不過不沾葷腥。&rdo;
張居正以長者的身份深情地叮囑道:&ldo;生病之後能夠多吃一些,確實是好事。不過皇上您大病初癒,還是要注意節制,不要傷到腸胃。不只是飲食上要注意,疹後最忌諱受寒和房事,希望您特別注意。&rdo;
萬曆說:&ldo;現在太后注意朕的起居,一步都不曾離開,三宮也沒有宣召。先生忠愛,朕心裡知道。&rdo;
皇上把他的日常生活一五一十地向張先生報告,隨即又關照張先生說,他計劃十二日恢復經筵,而日講則拖到五月上旬再開始。
張居正叩頭退出。
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的春天,皇帝在三公九卿的陪同下,如期舉行耕籍禮與謁陵禮,重量級人物紛紛現身,場面極其隆重:大學士張居正與定國公徐文璧、彰武伯楊炳充當三公,大學士張四維、兵部尚書方逢時、吏部尚書王國光、戶部尚書汪宗伊、禮部尚書潘晟、戎政兵部尚書楊兆、刑部尚書嚴清、都御史陳炌、吳兌充當九卿,舉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