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1/2 頁)
王世貞作為文人,拾起手中的筆桿子,在張居正死後蒙冤又遭到天子的嚴厲處罰時,開始了自己的報復,在其得意作《嘉靖以來首輔傳》的《張公居正傳》裡,以牙還牙,行間字裡,酸辣兼備。
他以傳主的同年兼散文家的身份揭露了很多事情的所謂內幕,而且記錄極為詳盡,包括了很多傳聞逸事,細微末節。當然,文中也有對張居正的稱譽之詞,例如提到他知人善任,任用戚繼光、李成梁這樣的名將;考成法朝下而夕奉行,其勢如無所不披靡。
可是筆鋒一轉,王世貞重點則指張公虛偽矯飾、器小易盈而天性刻薄,而且他自己也無所顧忌,毫不隱瞞他和張居正個人之間的嫌隙。
傳記又說,張居正是因為縱慾過度而一命嗚呼,細節描寫如身臨其床榻之側,較之小說也不遑多讓。
為了醜詆張居正,王世貞陰損到不惜把戚繼光等好朋友也拉下馬。他說譚綸曾把房中術傳授給張首輔,才換得兵部尚書這一重要職位;抗倭名將戚繼光則用重金購買人稱&ldo;千金姬&rdo;的美女作為禮品進獻。
同時代另一位文學家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有一節看似極平淡的文字,敘寫了張居正生前死後與兩位&ldo;同年&rdo;王世貞、汪道昆的關係,其中絕妙的對比手法,生動展示出明代知識分子的精神風貌及人格分野。
江陵封公名文明者七十壽辰。弇州、太涵俱有幛詞。諛語太盛過,不無陳鹹之憾。弇州刻其文集中,行世六七年,而江陵敗,遂削去此文,然已家傳戶頌矣。太涵垂歿,自刻文集在江陵身後十年,卻全載此文,亦不竄易一字,稍存雅道雲。
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過七十歲的生日,王世貞、汪道昆作為張居正的朋友,按照當時的交往禮儀,他們倆各寫一堂壽幛致賀,偏偏這兩篇壽幛,鑑別出了王、汪兩人的品行人格。
汪道昆是安徽人,也是張居正的同年進士。他文武兼備,在福建巡撫任內,曾協助戚繼光掃平擾閩倭寇,以軍功屢受擢拔,職位直至兵部侍郎,在仕途中少有顛簸,也算得上一帆風順。
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張居正考慮到汪道昆與戚繼光的深厚友誼,就派時任兵部左侍郎的汪道昆巡視薊、遼一帶。
豈料這位多才多藝、文武雙全的汪道昆,在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因為種種複雜的原因被自己那位好朋友‐‐不徇私情的鐵面宰相給免職了。這時,他才不過五十多歲。
汪道昆從此便自稱&ldo;天遊子&rdo;,隱居於黃山腳下潛心寫作。想當年,汪道昆也是張首輔面前的大紅人,正是張居正的欣賞重視,他的作品才紅遍大江南北,身價隨之驟升,一舉躋身文壇領袖之巔峰,引來同行王世貞的嫉妒。
汪道昆為表達感謝,給張首輔父親寫的壽幛深合張居正意,贏得首輔的嘖嘖稱讚。
壽幛雲:&ldo;海內頌相君功德,必本之乎先生,此則夫人能知之,夫人能言之矣&rdo;,讚賞張文明&ldo;無成心,無德色,無溢喜,無私憂&rdo;且&ldo;有子得君而相之,澤被天下,而不以為惠&rdo;,堪稱&ldo;眾眾父&rdo;,老爺子的誕辰理當為&ldo;社稷之壽&rdo;。
後來,面對昔日風光同學的慘劇,與張居正同樣有過恩怨情仇的汪道昆沒有牆倒眾人推,保持著難得的清醒與理性。他在日後再版的文集中依然留存著當年的壽幛,見證他們的友情。
他油然而嘆道,張公之禍在所難免,張公欲有所作為,必攬大權。而這大權正是天子至高無上的皇權!張公當權便是天子失位,效忠國家就意味著蔑視皇帝!功高震主,權重遭忌,這就是張公無法逃脫的必由之路。
汪道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