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桔子一天能吃幾個 > 冬天了,要交草

冬天了,要交草(第2/2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重生後我隨便種種田就成了首富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帶白月光回家,我離婚你悔啥?四合院重生之傻柱覺醒山風挽央心我非東宮細作庶女的權力逆襲HP:花與血同歌高考後和大叔奔現了癲女穿六零,每天秒殺萬倍物資替嫁太子妃,擺爛人生悠時羈絆護春奇附夢人開國皇帝不正經一世浮華半生歡晨曦夏日七零,最猛糙漢被嬌軟媳婦勾了魂咱自己:修仙歐米伽,宿主是個小人機朕都穿越了調戲一下太傅怎麼了?

夜書所見

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譯文】

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秋風吹來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覺。

【作者介紹】

葉紹翁(1194年-1269年),字嗣宗,號靖逸,龍泉(今浙江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南宋中期詩人。葉紹翁原姓李,後因受祖父李穎士牽連,家業中衰,少時即嗣於龍泉葉氏。宋光宗至宋寧宗期間,曾在朝廷做小官,與真德秀過從甚密。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又與葛天民互相酬唱。著有《四朝聞見錄》,補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庫全書》。詩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補遺》,其詩語言清新,意境高遠,屬江湖詩派風格。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客居異鄉,靜夜感秋所作,抒發了羈旅之愁和深摯的思鄉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殘,江上秋風瑟瑟寒,梧葉蕭蕭吹心冷。一句寫梧葉,“送寒聲”,微妙地寫出了夏去秋來之時,旅人的敏銳感覺。二句接以“江上秋風”四字,既點明秋風的起處,又進一步烘托出了寒涼的氣氛。秋風已至,而人客居他鄉未歸,因此觸動了思鄉之念。三、四句寫兒童挑促織,表面上看似乎與“客情”無關,實際上是用兒童的快樂——無憂無慮,來反襯自己旅居的孤獨和愁思。

詩歌流露出留戀童年生活之情。兒童夜捉促織,勾起詩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這首詩先寫秋風之聲,次寫聽此聲之感慨,末兩句點題,寫戶外所見。語言流暢,層次分明,中間轉折,句似斷而意脈貫穿。詩人善於透過藝術形象,把不易說出的秋夜旅人況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颯的境界。最後以景結情,詞淡意遠,耐人咀嚼。

讀這首詩的時候,我就想到了這麼一幅畫面——宋代詩人葉紹翁望著遠處嬉戲的孩童,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起自己年少時也曾這般天真無邪,在家鄉的小院裡追逐著流螢,聆聽蛐蛐兒的鳴叫。然而如今,身處這陌生之地,只有無盡的孤寂相伴。

他轉身回屋,坐在簡陋的書桌前,燭光搖曳。他提起筆,想將這份思鄉之情再次融入詩句之中。可是思緒紛擾,筆下的墨漬暈染開來。

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開啟門,竟是許久未見的好友真德秀。真德秀看到他憔悴的面容,不禁嘆息。兩人相對而坐,無需多言,真德秀深知他的愁苦。真德秀說起朝堂之事,試圖分散他的愁緒,還提及故鄉近日的變化。聽到故鄉的訊息,宋紹翁眼中泛起一絲光亮。儘管不能即刻歸去,但友人帶來的點滴訊息,如同寒夜中的星火,暫時慰藉了他那顆漂泊的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黎雲記麥子戲社三月三,龍王娶後火鳳凰之提取超能力【綜英美】復活點竟是我自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