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路人’點評(第2/3 頁)
商雅莞爾,跟著秦淮來到核雕展覽廳。
展廳略寬闊,有一兩百位人匯聚在裡面。
除了遊客與藏家,就是來自各處核雕師了。
有些核雕師擁有一處展臺,上面陳放近期作品,以供藏家觀賞或購買。
也有初出茅廬的核雕師佔據一方小展臺,以圖被藏家看上。
總之,這裡是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
“好多核雕師的作品。”
商雅看得眼花繚亂,雖然沒有秦淮那枚核舟有視覺衝擊力,但這些核雕,也算優點繁多,越看越有味道,值得把玩。
咦?
我怎麼突然就能分析得頭頭是道了?
商雅一愣,隨即恍然,這些天看秦淮練習,秦淮會偶爾講解一兩句。
因此,她現在的鑑賞水平,已經很不錯了。
這叫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穩聞其香。
“兩位能否賞眼看一看我的作品?”
一位穿著勾雲藏青長褂,蓄長髮的青年站在秦淮面前,盛情邀請。
他指了指一個無人問津的小展臺。
“看先生從容不迫,閒庭信步,應該是藏家吧?請盡情點評。”
青年臉上擠出歡迎的微笑,他在這裡站了一上午,卻始終得不到關注,就像隨手騙一個路人來看看,增添一下人氣。
“點評?”
秦淮走了幾步,來到展臺前,饒有興致的品鑑。
展臺上擺放著三件核雕作品,下面用小紙條表明了,分別是:青山嫵媚、唐僧取經圖,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刀工還算不錯,看得出來青年勤加練習過。
然而,作品太過於寫實了,反倒缺失意境和趣味。
譬如第一枚核雕:青山嫵媚。
竟然就是一連串‘生機盎然’的山脈?然後點綴連綿起伏的茂密青松?
唐僧取經圖,就是師徒四人挑馬牽擔,結伴走在山間?是在遊山玩水嗎?
至於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則是趙武靈王擺了個馬山射鵰的姿勢?看不出這位君王半點勇於革新、驍勇善戰的氣度!
“其實呢,選材再深究一點就好了。
如唐僧取經圖,可以假設一陣妖風颳來,師徒四人衣襟翻飛,八戒在地上打滾,唐僧驚恐的被吹上半空,白龍馬四蹄死死抓住山石,悟空執金箍棒欲照著妖怪當頭一棒。
如此處理,一幅靜圖,便可以演化成一本連環畫。
前面發生的故事,可以聯想,後面即將發生的劇情,也能腦補。這便是作品的深度與廣度。”
青年眼睛一亮,猛拍後腦勺,厲害了,秦淮竟然還是一位有獨到見解的藏家!
秦淮頓了頓,拿起第二件作品。
“這件青山嫵媚核雕就有點糟糕了。
一般來說,核雕作品很少上色,從這一點看,核雕不如書畫斑斕多姿。
但藝術相通,書畫可以畫中有詩,核雕也可以蘊涵一句詩。我記得不錯的話,蘇軾該有一句詞叫‘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為何不著重表現‘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一句,反過來再烘托青山的嫵媚多姿呢?”
對於秦淮這句點評,青年難以認同。
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
秦淮的理論說起來簡單,但實際雕刻卻十分棘手。
青山非人類,沒有表情,沒有動作,只有一道弧線。
怎麼直觀的表現其嫵媚呢?
難不成畫幾位搔首弄姿的樹妖?
想要表現青山嫵媚,不就該描繪山峰的奇險連綿,草木鮮花的繁茂嗎?
青年覺得他的手法完全沒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