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景德鎮、大佬的朋友同樣是大佬不過分吧?(第2/2 頁)
炫目又迷人。
“來吧!”
“秦淮老弟,去景德鎮,我們那兒有廬山,有滕王閣,有婺源,有鄱陽湖……有天下第一仙山,有丹霞仙境,絕對能讓你逸興湍飛,靈感泉湧。”
“另外,瓷都可積攢了不少藝術底蘊呢,不來博採眾長,真是可惜了!”
李運循循善誘。
秦淮微微頷首。
“好,我也去享受享受天地自然的雕琢。”
……
……
翌日。
傍晚時分。
李運終於將覬覦已久的秦淮,誆……迎入了景鎮。
他嘴角都笑歪了。
笑容滿面,給秦淮做著嚮導。
“景鎮呢,歷史由來已久,根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我們景鎮,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了。經過千年的發展和積澱,到了元代,明代,一尊又一尊皇帝,時不時派遣官員,到景鎮開設瓷局,置辦御窯,景鎮生產的陶瓷,成為皇家青睞有加的生活用品和藝術品。”
“當然,歷史上的景鎮瓷器,不但享譽海內,而且美名遠揚海外。史書記載,古代東南亞、阿拉伯、非洲及歐洲地區的人十分喜歡中國瓷器,特別是景德鎮的瓷器。”
“唐朝時期,中國官方,或者民間,就往古阿拉伯地區銷售瓷器,其中瓷器的形制,便有中東的神女,聖物。當時的手藝人,很懂得如何開啟中亞市場。”
“到了明永樂三年,鄭和七次下西洋,攜帶了鉅額的景鎮瓷器,可見瓷器受歡迎的程度,那個時候文藝復興的畫作中,我們的瓷器,可是神所使用的物品呢。”
“陳志歲在《景鎮》一詩中讚歎:莫笑挖山雙手粗,工成土器動王都。歷朝海外有人到,高嶺崎嶇為坦途。可見歷朝歷代,景鎮的瓷器,都是那麼樸實無華平平無奇的名揚海外。”
說起自己的故鄉。
李運臉上浮現出一股油然而生的自豪。
他生與斯,長於斯,一生都耕耘於斯,對陶瓷這一門手藝的愛和對故鄉的愛,已經交融在一起,在他心底燒成了一件堅不可摧的瓷器。
“我們景鎮的瓷器呢,藝術風格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說到此處。
李運推開了自己的別墅院落。
進院便是整齊擺放的水缸,以及小心存放的玉泥。
工作桌上擺著有一些瓷器樣品。
李運拿起一枚白瓷花瓶,屈指在瓶身上輕輕一彈。
嗡的一聲響!
顫聲宛如鐘磬!
悠揚清冽,好似樂器的湊響。
這一刻,所有人都覺得如聽仙樂耳暫明,彷彿顱內細胞,受到了洗滌。
秦淮微微挑眉,純白瓷器所呈現出來的細膩肌理,令他心臟怦然跳動。
李運小心放下花瓶,笑容和藹。
“日盼夜盼,終於盼到秦淮老弟來參觀我的工作地點!”
“悄悄透露一個冷知識,我曾經花費一年時間,燒製了一桌天子禮宴級別的瓷器。”
“輕易不會拿出來招待客人哦。但秦淮老弟是貴客,我已經邀請大廚準備好了晚餐。”
聞言。
商雅略微驚訝。
天子禮宴級別的瓷器。
嚯!
好傢伙!
居然沒有察覺出來,李運先生居然達到了燒製天子禮宴瓷器的層次。級別好高!
不過轉念一想,商雅看淡了。
她老公秦淮的作品,也曾列入禁止出國展覽的名單呢。
大佬的朋友同樣優秀不過分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