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山花爛漫(第2/3 頁)
利用國人的同情心來牟利。
如此評價落在耳朵裡,自然是讓大傢伙都不好受,“山花爛漫”品牌的主要團隊更是士氣低落,所有人一時間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怎麼做才是對的。
後來在一次無意間和白鴿的閒聊中,楊守安和周清茹得知了在雲南麗江的大山深處,有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正在致力於幫助因為貧困和觀念不公而無法上學的女孩們。
尤其是當聽到那句“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的誓詞後,兩人深深地為之震撼,並且萌生了想要找創辦這所女高的張校長“取經”的念頭。
“或許以張校長的遠見卓識,能夠為‘山花爛漫’指出一條明路。”
這是此時此刻坐在顛簸的小巴車上,看著窗外翠綠青山飛速掠過的楊守安最真實的想法。
山裡的落日總是那麼鮮豔多彩,直到傍晚時分,楊守安一行才終於見到了張校長。
她的身材並不挺拔,甚至有些瘦弱,戴著黑框眼鏡,穿的是已經褪了色的棉服。
,!
周清茹曾經在報紙上看到過對張校長的描述——“她的面相看著特別苦,又很慈悲,有點像菩薩。”
如今親眼見到,才覺得這話說得極感性又極準確。
這是一張佈滿了風霜的臉,雲貴高原的陽光讓它黝黑,無數次的蹙眉賦予它褶皺,一雙眼睛裡又總寄託著憐憫與希冀,總像是流露著悲憫。
還沒等張校長走近,楊守安就迎了上去,他把身子放得很低,一如當年在雲陽村裡攙扶著腿腳不好的老書記過河那樣。
“不好意思啊,今天下午的課排滿了,讓你們等了這麼長時間,都別站著了,快坐。”
張校長的聲音有些沙啞,連走路的樣子也能看出身體並不好,但她還是盡力露出笑容,像家長一樣招呼著楊守安他們坐下。
由於華坪縣裡已經提前把安茹服飾的情況做了告知,所以會談進行得格外順利,張校長知無不言,把女高這些年發展的經驗傾囊相授,聽得安茹員工們連連點頭。
楊守安和周清茹在度過了一開始的緊張後也開啟了話匣,把“山花爛漫”現在遇到的困境直接和盤托出,尤其還說到網路上的那些“惡語中傷”,言辭間的委屈竟是讓張校長都跟著感同身受。
張校長並沒有直接回答楊守安的問題,而是講起了自己創辦華坪女高前的故事。
那時候她還是民族中學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卻發現了一個現象,班裡的女生經常讀到一半就不讀了,她覺得奇怪,於是就一個一個去山裡找。
在此過程中,她一次又一次見識到了大山中的貧窮和愚昧是多麼可怕。
有學生家裡家徒四壁,父親酗酒,母親生病;有學生還未成年就被家裡訂下婚事,準備出嫁;有學生臨近高考突然輟學,被扣在家裡幹活,弟弟卻被送到城裡上學。
更有極端的案例,女孩的媽媽在山裡幹活,被陌生男子拽了衣服,結果夫婦倆因羞恥感雙雙上吊自殺,留下兩個孩子成了孤兒。
張校長又生氣又心痛,不顧自己剛大病初癒的身體,拼著命一邊教書一邊往回找孩子。
而也是同一時期,扶貧先扶智的想法在她的心中愈演愈烈。
“女孩子受教育的話,也許可以改變三代人”,這便是張校長創辦女高的初衷。
為了籌錢辦學校,張校長跑去昆明“化緣”,她請工會的人將她的身份證、勞模證明、獲獎記錄、報紙報道都影印了,帶著資料上街募捐,或者說是“當街乞討”。
路人不明所以,說她“好手好腳不幹活,戴著眼鏡出來騙人”。
在那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