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二皇子出手(第1/2 頁)
山巒如海,樹怒似濤。
武當掌門顧長松坐下四位弟子,正在玉虛宮前吵架,好吧,他們是在論道。
大師兄肖硯對出聲嘲諷自己的三師弟怒目而視,不滿道:“三師弟,可是你拉著我來看小師弟的,還說必須讓他為我們幾個每人作詩一首,方能放他入門!現在老二人都沒有帶上來,你不找你二師兄,懟我作甚!”
三師弟張濤笑嘻嘻的答道:“大師兄,不是你對那秦壽一詩成名心懷嫉妒嗎?小龍,我說的沒錯吧。”
四師弟劉小龍負手而立,四十五度仰望天空,深沉的說道:“我年紀還小,什麼也不知道,你們繼續!”
二師兄望著這幾位不靠譜的師兄弟,感嘆師父收徒的標準實在是太低了。
他揚起手中拂塵,面無表情的說道:“不想捱揍的就給我讓開,我去看看師父有沒有出關!”
二師兄在這幾位中,武藝最高,做事認真,不苟言笑,深得掌門器重。故掌門閉關期間,武當諸事皆放於他手。
其餘幾位師兄弟,武藝也不錯,就是玩心甚重,時常在大師兄帶領下,跑去襄樊縱酒笙歌,嬉戲玩樂,完全沒有一個作為武當弟子的正道風範。
幾人悻悻散去,暗罵這小黑子仗勢欺人,不當人子。
樊城大將軍府。
寧王已經收到了兩名暗衛送來的首級,東胡哨騎的實力他是非常清楚的,對李旭能夠殲滅這一隊人馬感到欣慰不已。
寧王已將為李旭請功的摺子連同首級,一起送往了京城。
為了幫助李旭恢復皇子身份,寧王給他們又送了十二顆首級。
憑李旭手中的力量殲滅兩隊東胡哨騎,有了這份大功勞,已經足夠有理由讓其恢復身份,讓別人說不出任何反對意見來。
翌日,身在皇宮中的皇帝陛下已收到了寧王的奏章。
皇帝派人查驗首級,確認無誤後,便帶著奏章來到了永壽宮,與太妃商議。
太妃徐子嵐看完奏章後,對皇帝說道:“既是寧王送來,想必不至於有假。旭兒這孩子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不過也可見這孩子頗有大將之風,陛下以為呢?”
皇帝其實是不太相信自己兒子有這個本事的,只是寧王奏章將事情經過寫的極為清楚,帶回首級的兩名暗衛也說的分毫不差,都說是五皇子沉穩對敵,從容指揮,方能殲滅這兩隊東胡哨騎。
皇帝此時也是不得不信,見太妃問起,只得點頭說道:“母妃說道對,朕也沒想到旭兒能給朕帶來如此驚喜!”
徐子嵐笑道:“陛下將旭兒貶為庶人,趕出皇宮,這孩子非但沒有怨言,反而越挫越勇,此番更是立下如此功勞,陛下不可不賞,以免寒了這孩子的心啊!”
皇帝明白太妃的意思,只是這才將李旭趕出去幾天,若是這麼快便為其恢復身份,只怕是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
皇帝有些為難道:“母妃,旭兒確實是有功當賞,只是若是現在便為他恢復皇子身份,怕是天下人都會嘲笑朕出爾反爾,自食其言。”
徐子嵐笑道:“陛下不必憂慮,此事簡單,只需暗中下一道密旨給旭兒就行了,不必大張旗鼓讓眾人皆知。待時機成熟,再召他回京不遲。”
這倒是個好辦法,明旨就可大肆封賞旭兒身邊有功之人,表面上忽略掉旭兒,暗中再給他下一道旨意,即可讓其安心,又讓他人無話可說,一舉兩得。
皇帝想到此,便向太妃告辭離去,回到御書房擬旨。
很快,朝中眾人便知道了被貶為庶民的五皇子,在北邊立下大功,殲滅了兩隊東胡哨騎,俱是驚訝不已。
皇帝的旨意也已下達,朝臣見皇帝沒有提到五皇子隻言片語,都露出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眼神,皇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