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之冤案(215)(第3/3 頁)
,牆體微微震動,竟露出一個暗格,裡面藏著幾封書信以及一些首飾。
“這是一封來自張毅的信!”狄仁傑拿出信,神情凝重:“信中提到他對柳瑤的思戀,而信紙的字型風格與他剛才的情感深切分明,難道這便是張毅與柳瑤歡愉的證據?”
李元芳也贊同:“此證據確實極為重要!”
狄仁傑轉頭向外,發現門外正好有張毅經過,他上前叫住:“張毅!這封信是你的吧?”
張毅見狀,驚恐地搖頭,眼神閃爍:“我絕對不知道這是什麼……”
狄仁傑怒道:“難道你想否認這其中的情意?死者絕不會無緣無故地被殺,相信我,背後必有更加驚人的真相!”
這時,周圍人群紛紛圍攏,目光紛紛落在張毅身上,一時間各路耳語不斷。張毅面露慌亂,終於冷笑一聲:“你們沒想到,我居然是個旁觀者,事關重重,我更願意置身事外!”說罷轉身就走。
就在張毅即將逃出人群之際,狄仁傑一聲喝道:“住手!”直逼他回身。
不料,張毅背轉而逃,狄仁傑與李元芳一同圍追,經過一番追趕,終於在一個狹小的小巷中將他截住。
“你不可能逃避,柳瑤的死與否定你的關係!”狄仁傑冷冷說道,怒火在心底燃起。
張毅面見此情此景,終究是心中惶惑,逐漸被逼到了絕境,最後只得站住腳,微微低頭:“我說了,我不能承認我的感情,但我何曾想過要殺了她!”他那灰暗的眼神中透出幾分悲哀,卻隨著一聲嘆息變得無比失落,彷彿心的不甘讓他無法自已。
此時,李元芳正思索著其中的緣由,忽然又想到了乞丐,“那個乞丐難道是兇手?”
“即使如此,真相依然是他定會逃避的!”狄仁傑隨即指責道:“你從一開始就處於怪異的角色,你與乞丐之間的接觸,或許暗示著這一切幽暗的安排,而柳瑤的死卻讓我們不得不追尋追問!”張毅被逼得無以承受,居然惱羞成怒:“你們掠奪我意願,我不能忍受!”
經過這番激烈對峙,最終的真相也悄然浮現。柳瑤不僅是與乞丐有過密切接觸,更有她的情感糾葛,她的未婚夫李雲因為對她的表現感到憂慮,同時又看出柳瑤與乞丐之間的無果愛情,才會在一時之間憤怒,以至於產生了殺意。
而且力求顯現的種種細節,竟然都是尚未察覺的種種暗示。眾人都被凝重的局勢攪動思緒,紛紛深陷迴圈的懊惱之中。
但最終,是狄仁傑深明大義,理清了這場紛爭與痛苦的源頭,才將真相撕開那層複雜的薄膜。而張毅越發顯得那樣愧疚,所有的情感失控才會引發這場悲劇。
正當眾人都思索著如何處理這一切之際,狄仁傑微微沉吟,最終道:“此案發生皆因人性的慾望與貪念所累,柳瑤或許選擇的交往與感情,並不只是個人的選擇,而是一個錯位的情感永遠無法得到理解。至於真正的兇手,或無意間的事件註定將令人惋惜。”
這一番話被狄仁傑娓娓道來,讓眾人不禁產生了思考,而張毅則如夢初醒,惋惜道:“難道錯愛會讓一切都變得無望嗎?”他徹底消沉下去,連言語都顯得越發蒼白。
結案之後,狄仁傑和李元芳幽然走回那條街道,心知無論掩蓋的真相有多複雜,真正的冤屈始終是隱藏在面具之後的人性。
“狄先生,此番探案讓人反思,善惡並不總是分明。”李元芳感嘆道。
“是的。”狄仁傑輕聲回應,目光注視著已然沉入暮色的長安,心中卻隱隱作痛:“命運的軌跡總是難以捉摸,但我們能做的,便是尋求真相,無論是觸及自己的心靈,亦或解開那層扣人心絃的悲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