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戰前變化(第1/2 頁)
在陳浩雲的命令下,織田家部隊還真沒有四面開花的那種。
而是除了毗鄰河濱鄉的位置外,其他毗鄰其他鄉的連線關卡要地,直接派遣精銳部隊進駐,並且民夫在這些險要之處飛速的修建簡陋防禦措施。
別以為簡易的防禦措施就沒有什麼用。
憑藉地勢和極少數的守軍,多一扇柵欄,就能抵擋兇猛的敵軍好幾天呢。
沒法,這鬼地方的戰鬥力就是如此。
而且就算你戰力強悍,地形限制你的發揮,有力沒處施展。
所以這鬼地方才會有如此多的武家。
因為十來個人佔據一處緊要關卡,那就能掌控身後大片土地的地形,真的是滿世界都是。
原本因為織田家大動員,而被迫跟著大動員的周邊勢力。
一看毗鄰自己的織田家在自己這個方向居然做出防守姿態,那自然是大大的鬆口氣。
沒摻和反織田聯盟的勢力,自然開始取消大動員,只是以防萬一的把常備兵拉到邊界對峙,然後派出大票忍者打探情報,其餘就是該幹嘛就幹嘛。
而加入反織田聯盟的勢力,互相溝通一下,發現只有河濱鄉那邊沒有改變,其他位置關卡都進入防守狀態。
這哪兒還不清楚織田家準備主攻河濱鄉啊。
對於織田家的主攻方向,其實之前大家都有預料,都認為織田家第一個打的就是河濱鄉。
理由多多,什麼河濱鄉土地肥沃,什麼織田家是出身河濱鄉的,什麼織田家和巖上家的族系矛盾,什麼織田家在河濱鄉有優勢等等。
所以對織田家主攻河濱鄉,大家都有所準備的。
遵守約定的勢力,要不準備從自己這方攻打青田鄉,以其牽扯織田家的精力,為河濱鄉減壓。
要不就是派遣部隊前往河濱鄉支援盟友。
但,人心是複雜的,人又是自私的。
之前聯盟時說得好好的事,並且打心底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但真要開始割肉的時候,卻又會想東想西。
所以真正出動兵力去河濱鄉增援的勢力,有,但沒幾個,而且出動的兵力也不是精銳。
至於攻打青田鄉,那就更是沒有一個。
全都是派遣部隊在邊界虛張聲勢,沒誰動真格。
真正動真格的自然是河濱鄉的巖上家。
但說出來會讓人不敢相信,真正焦急的是巖上家的家主和所謂的繼承人,下面的家臣們,表面也緊張嚴肅,但心底卻有些輕鬆。
甚至整個河濱鄉的氣氛也緊張不起來,雖然大兵調動集結不休,無數的物資都在運轉,所有人都忙忙碌碌一副大戰將臨的樣子。
但不論是普通人,還是武士、兵丁們,各個都有些淡然的樣子。
就不說陳浩雲派遣的忍者潛伏在河濱鄉宣揚了些什麼,勾引了多少人的事。
說不定那個負責調動物資的奉行頭目,另外就有著織田家武士身份。
那個站崗計程車兵,可能就有著織田忍的身份。
可以說,暗地裡,織田家已經把巖上家給滲透得跟個篩子一樣。
除了這些外人不知道的事情外,河濱鄉這邊之所以如此平靜。
很簡單,這和要攻打河濱鄉的人是織田信長,也就是陳浩雲有關。
別忘了,陳浩雲之前可是巖上家的嫡長公子,理所當然的繼承人。
這繼承人都當了十幾年了,也就是一年前才被剝奪巖上家繼承人身份,被趕出去自立門戶的。
一開始這個訊息傳遍河濱鄉的時候,可沒少人對陳浩雲心中憐惜。
但在這亂世,這種事卻又是常見到都麻木了。
所以大家只能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