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槐雪(第3/3 頁)
半句,就被人哄走。即便有人說起,言語間也多忌諱,避如蛇蠍。
書中之人,所在世間一切痕跡皆被盡數抹除,著書之人與世長辭,贈書之人含恨病逝。
能讓人如此懼怕,也只有世間一人能辦到。
直至此,宋萱才明白,上官妙儀為何贈給她的是一本半舊殘書。
所以是手稿,也只能是手稿。
靈均二字,也是上官妙儀寫上去的。
是時,四方宅院飄起了槐雪,她想她應該去西北的雪山上看看。
命運像一張蜘蛛網,將每個人身上的蛛絲都交纏在一起。
宋萱覺得有時候人的命總有些巧合,都是巧合的糟糕透頂。
上官妙儀知道自己要死了,卻不知道自己找錯了人,她不是會幫人好好保管東西的人。
這下可好,拿到這本書的人都死得死,這本書算是再也見不得天明瞭。
----------------------------------------------------------------------------------------------------------
1、春風輕拂柳如畫,駿馬奔騰踏槐花。蹄聲響,意風發,得意揚揚向天涯。——《漁歌子·春馬踏槐花得意》
2、玉堂金馬,正是少年歸來,風流如畫。——清·黃永《桂枝香》
3、丹鳳朝陽,比喻賢才逢明時。
【出處】《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4、少年自負凌雲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宋.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釋義】少年時我風華正茂,氣沖斗牛,自以為身上負有凌雲健筆。到而今才華如春花凋謝殆盡,只剩下滿懷蕭條寂寞的心緒。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5、樞,一為北極紐星天樞,二為門軸核心,象徵堅不可摧的力量和支撐;獨木之橋謂之榷;紀傳體史書。
來源定位參考明代編年體史書《國榷》——談遷,《國榷》廣採溥引,遍覽私家著述,擇善而從,取捨嚴謹,秉筆公正,不以個人愛憎為務。六易其稿,匯至百卷。喻應益序明確稱:“孺木《國榷》足以兼《尚書》《春秋》之盛事矣,尤天所必存之書也。”
6、青簡、韋編、青編——古代沒有紙時,把字記載竹簡上,用皮繩把竹簡編綴起來,故稱書籍為“青簡”、“韋編”。“韋”就是用來編扎竹簡的皮繩,“青編”即“青絲編”,以青絲編結,用來記事,因而古代記事書籍常以“青編”代稱。
7、靈均,名餘曰正則兮,字靈曰靈均。——《楚辭·離騷》
沒錯,靈均就是那個靈魂不染塵埃,筆下的美人香草,憂國憂民的偉大浪漫詩人屈原。但這裡的靈均並不是他,只是我個人覺得,有著像他一樣乾淨透徹的靈魂,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我心裡靈均的形象就是如玉一般的忠貞者。他們是黑暗中明燭獨醒,夜雨裡提燈潛行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