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太學(第1/2 頁)
宋萱原想再飲口茶,茶水到唇邊又停了下來。
她垂眸靜靜看著茶盞飄蕩的熱氣,屈指緩緩摩挲著杯沿。
三人自小被選入太學,人人都以為這是開始,卻不知這已經是結束。
並非誰都能如她們一般,一朝登天,青雲直上。
葉清弦出身尊貴自不必說,又得皇后撫養,帝師教導,。
溫綰則是溫氏的嫡女,平原溫氏,鐘鳴鼎食,累世公卿。
曾曰“君與蕭,安邦國。”蕭氏以武定天下,居功至偉位列世家之首,溫氏居第二。
蕭氏為天下第一等門閥,溫氏一門,卻是可與蕭氏平分秋色。
與沒落的秦氏之流不同,溫氏才是真正的書香門第。
其族內賢才輩出,文臣濟濟,溫氏所辦學堂——衢清書院,其門生如林而立,遍佈朝野。得書院傳習之士,皆為世之良材,社稷之賢謀。
而溫綰,才名卓絕天下,世人傳其‘幼而穎異,未及總角,已通經史,天縱之才。’,即便這般,她也非溫氏族年輕子輩裡最耀眼的那一個。
她被家族選中送入太學,幼年寄養於太后膝下。
溫綰雖有才華,奈何因其為女子之身,並不受朝廷重用。即便生於世家大族,也難以施展抱負。
於她而言,錢財權勢如同點綴,她亦是那顯赫家勢的點綴。
家族將她奉上人人豔羨的高位,她既是裝飾家族榮耀的花瓶,又是受人操縱的傀儡。
太后賜予她們入朝為官的機會,並不奇怪。因為不論出身才能,她們都是萬里挑一的。上官妙儀則不同,上官家於朝中無人,她只是個寒門庶女。
髫年之童,雖天賦異質,有過目不忘,出口成誦之能。
奈何家徒四壁,為官之前,她一直依靠替人抄書來賺取錢財。即便為朝廷所用,也不過居微末之列,貧寒家境無法為其助力。
位卑職小,久屈人下,俸祿勉強維持生計。
前世,她不曾知道世間模樣,卻大致耳聞女子為官霍亂朝堂之言,可見她們已是眾矢之的。
即便不因‘稱神的那位’影響,她們的結局也不會似乎好到哪裡去。
女子入官場可謂是鳳毛麟角,朝廷爭鬥,又會允許她們存在多久?而她們入朝為官,有多少風光,背後便有多少危險。
劉嫣見宋萱走神,不由問道,“萱阿姊在想什麼?”
宋萱忽地一晃神,抬眼笑了笑,“沒什麼。”
“只是在想,若人人都想得到這機會,為何宋屹川捨近求遠跑去蘭皋?”
“並非人人皆可入太學,能入太學者不是世家顯赫,便是才華出眾。簡單來說,要麼背景硬,要麼手段夠硬。這些人,並不是做皇子公主的陪讀那麼簡單;可以說,一腳踏入太學,一腳便入了朝堂,前途不可限量。”
縱觀多數入太學修習的世家公子,之後也都大多入朝為官;即便有世家子不入朝,也必定會成為家族中未來家主。這些是入太學的不成文規定,所以,爭鬥也不只在世家之間。
入太學極為苛刻,即便是世家子弟,也要看出身品性,擇其善者入學。
一般的官宦子女,入學名額少之又少。除非是學士或老師舉薦,而這卻要花上許多錢財。即便如此,也是值得的。
這不僅是關係到為朝堂官員的人才儲備,還關係到各家人脈結交,如此便讓各世族牢牢把控朝政,世族也多為推崇此舉。
“但是......”劉嫣說到這裡便停了下來,她低聲道,“二表哥真正不去的原因,是祖母。”
宋萱眸中意外,竟是祖母不允?劉嫣又怎知此事?
“是我偷偷聽到的。”劉嫣心虛地轉了轉眼珠,“阿姊你可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