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張老師的異性朋友(第1/3 頁)
每個月不到600塊錢的工資,除了自己必須花的最基本的吃穿住行用度,其它的都攢著,妹妹冬至今年高三,要花錢的地方多了,可不能委取了她,弟弟端午在鄉里上初中,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也不能受委屈,太奶奶和奶奶年齡大了,操勞一生,也該享點清福了。
這處處需要錢,父母靠那幾畝薄地的收成,怎麼能維持這一大家老老少少?
自己這每月不滿600元的收入,就是分成十八半,也是捉襟見肘。
想起來就頭痛,還是得想個辦法,可眼前又有什麼辦法?
不想它了,天氣漸涼,該去給妹妹送點衣服和錢了。
今天週五,下班後除夕朝著縣高的方向走去。
租住的小屋剛好在縣高和機關大院中間,走過去,也就五六百米的距離。
一場秋雨一場寒,走在校園內粗壯的梧桐樹下,看落葉在秋風裡一片片落下,除夕不禁啞然失笑,這要是張老師在,肯定要賦詩一首了。
想當年張老師教她們語文的時候,每每講到紅樓夢,那種自我陶醉的激情,她總是歷歷在目,老師的文采,不當作家和詩人,真的是空負了滿腔對文學的痴迷。
對了,先去見見張老師,張老師雖然任了副校長,可還是帶了兩個班的語文課,湊巧他今年又教了冬至。
張老師的辦公室已由原先的語文教研組搬到行政樓二樓的副校長辦公室。
敲門聲落,隨著一聲請進,除夕推門而入。
張老師和一個女同志談興正濃。
一看是除夕,張老師忙迎上來,開心道:“除夕,你今天怎麼有空來了,來,來,來,我給你們介紹介紹,這是吳老師,吳冬梅吳老師,縣二高的語文老師,平時喜歡寫點書,這不,新作品拿來讓我提點意見。”
這個吳老師,年齡有四十歲左右,戴副眼鏡,文文氣氣的樣子,雖坐在沙發上,可側臉的那個古典美,倒真的和縣城裡的其她知識女性不太一樣,慵懶的風韻瀰漫著書香的味道。
看到吳老師,不知怎的,除夕的腦子裡頓時浮現出張老師愛人的形象。
上高中那時候讓同學們記憶最深的,就是每到語文課下課,張老師的愛人都會從家裡走到教室門口,扯著嗓門道:“張同書,下課了,該回家吃飯了。”
那時候張老師的家在一高家屬院,距離教室僅一牆之隔。
他愛人沒有工作,天天的事情就是做家務、做飯。聽別人說,張老師愛人廚藝極好,飯做的很好吃,只是把精力都放在做飯上,從來也沒想過捯飭捯飭自己。
一年四季好像只有那兩三套衣服,還有那脫不掉農村味道的土氣和長相,很是不招人喜歡。
同學們有時候悶了,看到張老師,會開玩笑道:“張老師,師母又喊你回家吃飯了。”
對此,聽說張老師回家和愛人大吵一頓,不允許她再到學校叫他回家吃飯,可他愛人好似沒聽到似的,依然在他有課的時候,下課站在教室門口叫他。
這一切,成了縣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腦子裡的師母形象,和吳老師真是不在一個層面。
怎麼突然間腦子裡會有這樣的對比,除夕啞然一笑,忙收回思緒,禮貌的道了一聲吳老師好。
不知道張老師沒從吳老師的作品中走出,還是沒從和吳老師的交談中走出,眼裡滿是光,依然盯著吳老師,對除夕道:“除夕,你,抽空看看吳老師的作品,寫的真好,真是太好了,我真是慚愧,自詡熱愛文學,卻依然只是一個教書匠,總是以教書忙為藉口,沒有寫過一部像樣的作品,比不上吳老師,吳老師真是太棒了,邊教書邊寫書,寫的真是好,你一定抽空看看吳老師的作品。”
從沒見張老師如此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