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康復之路(第2/3 頁)
,他的步伐還算平穩,雖然每一步都走得很吃力,但那種獨立行走的渴望支撐著他。他沿著醫院的走廊緩緩前行,一圈,又一圈。然而,畢竟他的身體還很虛弱,獨自行走對他的體力消耗實在太大了。可父親就是父親,他的骨子裡流淌著不服輸的血液,他不想輕易放棄,哪怕身體已經發出了強烈的抗議訊號,他還是想再堅持一下。
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就在父親又邁出一步的時候,他的腳突然一軟,整個人失去了平衡。他試圖穩住身體,但已經來不及了。他重重地摔倒在地,一側的身體正好倒在了一根柺子上,而那根柺子無情地刺向了他的大腿根部。一陣劇痛襲來,父親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陪護工人急忙跑過去,眼中滿是內疚和自責。
周軍的母親聞訊趕來,看到這一幕,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她知道,這對父親和整個家庭來說,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她也明白,父親的脾氣就是這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這次意外,讓父親在煤礦醫院裡又接受了一次石膏固定手術。這一躺,就是小半年的時間。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而父親這次的傷勢在大腿根部,情況更為嚴重。再加上之前身體已經經歷了兩次大手術,本就虛弱不堪,這次的康復過程就像是在荊棘叢中艱難前行,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在這半年的時間裡,周軍的母親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每天,她都要為父親擦身子、照顧他上廁所,這些看似平常的護理工作,對於一個瘦弱的女人來說,卻如同扛著一座大山。尤其是當她一個人在家時,那種無助感幾乎要將她淹沒。但她沒有絲毫抱怨,默默地承擔起了這一切,因為她知道,這個家需要她堅強。
周軍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他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每天放學後,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回家,放下書包就開始寫作業,寫完作業後就主動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他會幫媽媽打水、掃地,在父親需要的時候,他也會在一旁幫忙。他的懂事,就像一陣溫暖的春風,為這個在困境中掙扎的家庭帶來了一絲慰藉,也減輕了媽媽不少的負擔。
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父親的骨折終於逐漸康復。這期間,他們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無數次的擔憂與希望交織。每一滴為父親熬製的骨頭湯,每一次小心翼翼的護理,都凝聚著家人對父親深深的愛和對康復的期盼。這一路的艱辛,如同烙印一般刻在周軍和家人的心中,成為他們生命中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然而,康復之路並未就此一帆風順。父親再次面臨著重新站起來、下地學走路的挑戰。長時間的臥床,讓父親的身體變得更加虛弱。當他剛嘗試站起來時,一陣天旋地轉的眩暈感襲來,眼前的世界彷彿在不停地旋轉。但父親知道,這次的重新開始,雖然比上次更加困難,但他沒有絲毫退縮的念頭。他那超人般的毅力,就像一座燈塔,在黑暗中閃耀著光芒,讓在場的人無不心生敬佩。
周軍父親也從上次的教訓中吸取了經驗,這次,他讓陪護的人緊緊地攙扶著父親,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寒來暑往,無論是炎炎烈日,還是凜冽寒風,父親的鍛鍊從未間斷。他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行者,在康復的道路上堅定地前行。
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父親的身體狀況有了顯著的改善。他已經可以只拄著一支柺杖走路了。這是信念的力量,是無數次汗水與淚水交織的成果,是一個真正男子漢憑藉著頑強的毅力征服病魔的偉大勝利。但父親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知道,這只是康復之路上的一個小小里程碑,他還有更遠的目標要去實現。
於是,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已經開始了他的鍛鍊之旅。他沿著煤礦的道路,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那道路兩旁的樹木,見證了他的堅持;那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他堅定的身影上。煤礦上賣豆製品的菜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