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白色磨機(第1/4 頁)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電力行業,追求卓越、實現達標創一流是每一家電力企業的核心目標。周軍自擔任達標創一流辦公室主任後,在公司高層的直接領導下,也在積極探尋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的有效途徑。此次,在楊明偉副總經理的帶領下,周軍一行 6 人經過這為期一週的考察,旨在深入瞭解行業先進經驗,為公司的發展提供借鑑。
考察團此行馬不停蹄地奔赴于山東-大連各個在達標創一流工作中表現卓越的電力公司。每到一處,他們都秉持著嚴謹的態度,深入生產一線,仔細觀察每一個工作環節。在這一週的時間裡,他們穿梭於不同的廠房,與當地的工作人員交流探討,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在與其他公司的交流過程中,周軍他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身與行業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從裝置的執行效率到現場的管理規範,從員工的操作技能到整體的企業文化氛圍,都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尤其是在達標創一流工作的具體實施和現場裝置治理上,對比更加鮮明。這些差距如同一記記警鐘,在他們心中敲響,讓他們意識到公司改革和提升的緊迫性。
考察結束後,周軍和他的同事們並沒有立刻放鬆下來。他們深知,這次考察不僅僅是一次學習之旅,更是一次為公司未來發展尋找方向的使命之行。回到公司後,他們迅速投入到緊張的總結分析工作中。會議室裡,常常燈火通明,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著自己在考察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他們將收集到的大量資訊進行分類整理,逐一分析,力求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
周軍深知此次考察報告的重要性,它承載著整個考察團的心血和期望,也將為公司的決策提供重要依據。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考察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進行梳理和提煉。在報告中,他詳細地闡述了考察的背景、目的、過程和結果,用詳實的資料和生動的案例,將其他公司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呈現給公司領導層。
在眾多的考察內容中,周軍特別提到了一個在電力行業長期存在的難題 —— 煤的管理。煤,作為電力生產的主要原料,其黑色的粉末狀形態給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煤粉極易飄散,所到之處,環境汙染嚴重,而且清掃起來極為困難。這不僅影響了生產現場的整潔度,也對員工的工作環境和身體健康造成了威脅。同時,煤粉的洩漏還可能導致裝置故障,影響生產效率,增加運營成本。因此,煤的管理一直是電力行業的難點和痛點。
在考察過程中,周軍他們發現,在那些國內達標創一流的電廠,磨煤機周圍卻幾乎看不到煤粉。這一現象引起了他們的極大興趣。經過深入瞭解,他們發現這些電廠在裝置管理和現場治理方面下足了功夫。磨煤機的藍色油漆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鋥亮,這不僅是美觀的體現,更是裝置維護良好的標誌。
基於這些發現,周軍在考察報告中提出了一個創新性的方案。他建議從磨煤機見本色開始,狠抓現場管理。要實現磨煤機現場見本色,關鍵在於做好裝置的跑、冒、滴、漏治理工作。透過加強裝置的維護和保養,提高裝置的密封性,減少煤粉的洩漏。這一方案不僅具有針對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為公司解決煤管理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周軍的考察報告遞交到公司領導層後,引起了高度重視。公司立即組織召開了專門的會議,對報告中的內容進行深入討論。會議上,氣氛熱烈,大家各抒己見,對考察報告中的每一個觀點和建議都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和探討。
在討論到周軍提出的從磨煤機見本色抓現場管理的方案時,大家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有的同事認為,這一方案雖然具有創新性,但實施起來難度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風險較高。